淘宝万能险“疯狂”下架 仅剩7款网销产品在售
去年年底至今,互联网正在转变为中小险企销售万能险的主战场。继上周网销万能险主力军国华人寿、珠江人寿两险企被暂停网销业务后,截至9月3日,第三方平台淘宝保险目前仅剩利安人寿等4家险企的7个万能险在售。据业内分析,叫停业务原因可能包括网销不规范,如过分宣传预期投资收益率、将万能险产品的保险期间宣传为1年、没有向消费者充分提示投资风险等。
对于“保险负债业务呈现短期化和高收益倾向”,监管层此前亦警示将“带来较大的资产错配和流动性风险隐患”,网销急刹车之后能否及时转向值得关注。
网销万能险急刹车
本周,淘宝保险频道多款万能险产品下架,截至9月3日,仅剩4家保险公司共7款万能险产品在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银行利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多数万能险结算利率自2013年末至今并未调整,与此前十余家竞相抬高结算利率的火爆销售场面相比,显得异常冷清。
事实上,正是因为“高收益”、“低门槛”、“零手续费”,网销万能险才能在今年二季度步入快车道。根据中保协公布的数据,上半年网销寿险主打产品万能险实现保费规模82.89亿元,而一季度网销寿险(以万能险为主)保费规模为10.6亿元。
今年上半年,人身险行业保费总收入为7671.3亿元,其中网销渠道102.11亿元,仅占1.33%。不过,上半年千元人身险保费中网销占比为13.3元,较一季度的5.3元增幅达151%。
统计显示,2014年上半年已有50家人身险公司开展了网销经营业务,比一季度的47家增加了3家。目前人身险行业网销产品主要为寿险、意外险和健康险,上半年保费分别为92.1亿元、7.85亿元和2.16亿元。其中,寿险网销的主打产品是万能险,保费收入占比达90%,且97%均是通过第三方合作渠道销售。
结算利率面临转折点
网销万能险产品纷纷下架,何时恢复销售还没有消息,这和监管层的态度密切相关。
今年5月,监管层警示“短钱长配”风险,直指“一些寿险公司,对资金聚集的冲动很强”,认为 “保险负债业务呈现短期化和高收益倾向,带来较大的资产错配和流动性风险隐患”。
保险产品负债端减压是大势所趋,万能险结算利率上升趋势面临终结。
打着“互联网降低成本”旗号的保险公司,却讳言支付给第三方平台的实际成本。一位注重电商渠道的保险高管透露,成本主要包括互联网合作的渠道费、开发产品费、监管费、管理产品费和后台运营费,此外还包括开发系统成本和人员成本。销售成交后,还要支付平台技术服务费,即依照成交量、按比例向互联网平台支付费用,这些都是刚性成本。
对于万能险产品的资产端,资金投向披露不透明让投资者担忧。为了匹配负债端的高成本,这些资金大多配向收益高、流动性低的另类资产,比如不动产、基础设施、信托等。
一些中小险企为了达成高收益的投资铤而走险,甚至触及投资监管红线。业内人士指出,中小型保险公司由于资金体量小,与资金量相匹配的投资项目选择范围相对较窄。
对于下半年即将启动的万能险费率市场改革,此前保监会下发的《征求意见稿》要求,万能保险在保单签发时的死亡风险保额应满足两个条件之一:一是意外和疾病死亡风险保额不低于保单账户价值的20%;二是意外死亡风险保额不低于保单账户价值的50%。业内认为,对于目前更注重理财功能的万能险产品,监管层希望引导保险公司回归保险保障。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