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股权激励非万能药方 永赢唯一基金经理出走

2014年09月03日 08:37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连续盈利、全员持股,永赢基金充满“正能量”。但就在全员持股计划推出不久,永赢旗下唯一一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李广云却悄然离职。而早在7月份,李广云便已辞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

  永赢基金轰轰烈烈的全员持股计划并未留住旗下唯一基金经理,这也证明了股权激励并非挽留人才的唯一良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一家“80后”(排名第八十位之后)基金公司,永赢基金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经连续盈利,这在新基金公司中并不多见,当然其主要收益仍来自于非公募业务。

  李广云放弃股权激励

  8月30日,永赢基金公告称,永赢货币基金经理李广云因个人原因辞职,新任基金经理为陈晟。

  公开资料显示,李广云的老东家是华夏基金,其曾任华夏稳定双利、华夏理财30天、华夏理财21天等基金的基金经理,资历较老。而陈晟2009年10月加入华宝兴业担任研究员,2014年6月以来加入永赢基金担任研究员,之前还没有基金经理任职经验。当然,就眼下基金经理流动和资历结构来看,这也比较正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7月16日,李广云便已辞去永赢基金副总经理一职。

  或许这本来只是一起普通的高管兼基金经理的人事变动,但发生在当下的永赢基金身上却难免引人关注。众所周知,永赢基金乃公募基金业内第一家实行全员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持股人数多达28人。而股权激励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稳定管理层、减缓人员流动、稳定人心。但即便如此,永赢基金还是未能留住李广云。

  记者发现,在永赢基金8月21日公布的员工持股名单中,当时旗下唯一基金经理李广云的名字并未出现,而当时以研究员身份持股的陈晟赫然在列,其出资70万元,持股比例为0.35%。

  永赢基金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李广云是因为个人原因主动放弃了员工入股的机会。本着自愿原则,28名股东已经涵盖了永赢基金所有职级、岗位,旨在挖掘公司内部成长的原动力,从而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先辞去高管职务,再辞去基金经理,似乎表明李广云早已萌生去意。

  记者注意到,永赢货币曾是少有的“80后”基金公司中首只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该基金成立于今年2月27日,募集期认购户数3052户,首募规模5.97亿份。而半年报披露,永赢货币规模仅剩1.45亿份,持有户数还剩下325户,机构持有占比达到69.8%。永赢货币上半年净利润为604.67万元。

  股权激励需天时地利人和

  基金公司股权激励其实很微妙。曾有业内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公司的股权人人想要而得不到,小公司的股权大家却不太敢要”。主要是因为大公司盈利稳定、资本雄厚,而小基金公司、新基金公司难免会有一段起步阶段的阵痛期。这不仅要求高管、员工能够共担风险,甚至还要抱有创业的决心。

  今年基金经理离职率创新高,管理层再也坐不住了。

  5、6月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发言人连续表示,公募基金行业是人才密集型服务业,人力资本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人才激励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证监会将继续支持并规范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建立长期有效的股权激励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维护管理团队的长期稳定,增强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股权激励除了需要员工风雨同舟的赤诚之心,还需要大股东的诚意配合。曾有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当然也想搞股权激励了,我们对自己的公司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看看我们的大股东,根本就搞不起来。”

  永赢基金之前,天弘基金、中欧基金两家基金公司先后完成股权激励计划。天弘基金今年以来保持了基金经理零辞职,高管也无任何变动。当然除了股权激励因素,天弘也有自己的特殊性,毕竟背靠阿里这棵“大树”,天弘已具备足够的吸引力留住人才。

  而中欧基金在窦玉明加入之后,一直积极推行股权激励,最终于今年4月得以落实,但持股名单仅窦玉明等5人。今年中欧基金已有两名基金经理辞职,但高管层保持稳定。

  至于永赢,在李广云辞去副总经理一职之后,目前还剩下两位副总。当然,永赢最为外界所知的是其高管队伍中的“方正富邦派”,永赢现任总经理宋宜农、副总经理赵楠、副总经理田中甲、信息技术总监徐蔓青均来自方正富邦。用时下流行语来说,“永赢如此挖角,也是醉了”。

  依靠非公募业务连续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新基金公司普遍亏损的情况下,永赢却保持连续盈利。

  永赢作为公募行业成立的第86家基金公司,也属于很久未有新成员加入的银行系基金公司。

  永赢成立于2013年11月,注册地浙江。成立之后,永赢便快速开展业务,并赶在基金子公司成立条件收紧之前于今年3月出资5000万元成立永赢资产。而经过增资、全员持股之后,永赢目前注册资本为2亿元,股权结构为宁波银行(002142,收盘价9.27元)持股67.5%、利安资金管理公司持股10%,其余28位员工股东合计持有22.5%。

  大股东宁波银行半年报披露,永赢上半年总资产1.57亿元,净资产1.53亿元,营业收入1510万元,营业利润121万元,净利润31万元。

  宁波银行半年报还透露,“综合化联动经营稳步推进,完成永赢基金代销项目8个,金额12亿元。”而目前永赢旗下仅有一只公募产品,显然上述业绩多半来自于非公募业务。

  实际上,自2013年底成立以来,永赢一直保持盈利。宁波银行年报披露,截至2013年末永赢总资产1.55亿元,净资产1.52亿元,实现年度净利润193.8万元。

  永赢方面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成立当年即能盈利的原因是“公司筹备期短,成本相对较低”。记者查阅宁波银行2013年之前的定期报告,均未发现有关永赢筹备的信息。而永赢成立初期,宁波银行持股达到90%,正所谓股权集中好办事。

  永赢表示,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盈利的主要原因是,“走的是高端精品路线,在给客户带来绝对收益的同时公司也一直保持盈利状态”。

  不过,“精品路线”显然是针对专户等高净值客户群体。永赢直言,“目前公司主动管理的专户产品成绩斐然,按照专户产品目前的运作业绩,在管理费收入以外,产品到期后公司可获得相应的业绩报酬。当然,永赢也将根据市场环境择机发行适合公司发展战略的公募产品。”

  永赢目前只有一只公募基金,即永赢货币,但专户业务从2013年12月底便开始展开。公开资料显示,永赢专户产品目前已有永赢混合一至四期等;子公司成立之后产品也迅速上马,包括永赢资产-甬泰第一期至第十六期等;但近期其非公募业务募集遭遇困境,尤其是泓信安盈二期资产管理计划已经连续两次延期募集。

  很少有基金公司敢于将为客户谋求绝对收益挂在嘴边,但永赢的投资理念正是“为客户赚取绝对收益”。永赢提出的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待其公募权益类产品推出时,我们将继续关注。

(责任编辑:李乔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股权激励非万能药方 永赢唯一基金经理出走

2014-09-03 08:3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