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半年仅1.88亿 中国式众筹意不在“筹”?

2014年08月12日 07:59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众筹概念,来源于英文crowdfunding。通常意义上,众筹是指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C2B模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以便筹资者执行相关创意想法。到了中国后,众筹却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筹资者更多是意在“众”这个层面的曝光度,而非“筹”。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众筹领域总募集金额仅1.88亿元,与P2P网贷、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吸金额差距甚远。

  一边是运营不力的部分众筹网站正图谋转型,一边是BAT等互联网巨头接连表达“很感兴趣”或直接杀入该领域,国内的众筹格局将发生什么变化?

  行业概况

  互联网众筹模式2008年起源于美国,初衷旨在帮助艺术家完成艺术创作。随后,众筹模式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引发了一波创业者互联网众筹热潮。随着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众筹的基因也在发生改变,开始呈现出和海外模式截然不同的图景——融资功能逐渐弱化,预售、宣传、曝光功能逐渐被强化。

  500亿美元的待采金矿

  一般来说,行业内将众筹形态划分为4类:实物众筹(也叫产品众筹)、股权众筹、债券众筹和公益众筹,目前最受欢迎同时接受度最高的形态是实物众筹。

  之前,京东金融众筹业务负责人金麟将众筹的特点概括为三点:首先是预售性的特点,因为在众筹阶段,产品对象更多表现为创意类产品,而非实物产品,因此需要经一段时间支持才能得到项目回报;第二个是排他性。即在这个时点,只有在众筹平台上买到这款产品或体验,其他渠道得不到这款产品;第三个是梦想与筹资金额挂钩。众筹额达到设定目标时,梦想才能付诸实践。

  与此相对应的是,2008年、2009年相继上线的美国众筹网站Indiegogo和Kickstarter,其初衷逻辑即在于帮助那些缺少资金的创意人实现梦想。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众筹正成为席卷互联网的一股新潮流,其所涵盖的外延范围,也从最初的艺术领域不断扩展到影视、音乐、出版等各个领域。在漫画、微电影等创意梦想类众筹网站发端之后,又延伸出众筹“建旅馆”、众筹“买房”、众筹“买地”等模式。

  今年2月19日,网信金融众筹网旗下的股权众筹平台“原始会”甚至上线了一则融资1000万元的光伏电站众筹项目。

  伴随众筹模式外延的不断扩展,其背后孕育的市场商机也逐渐被看好。

  世界银行发布的众筹报告称,2025年全球众筹市场规模将达到960亿美元,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众筹市场,预计规模将达460亿~500亿美元。

  根据清科联合众筹网发布的《2014年中国众筹模式上半年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内容显示,2014上半年国内众筹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1423起,募集总金额仅18791.07万元,参与人数为10.92万人。同期,美国众筹行业共募集资金2.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3亿元),项目数5513个,参与人数近281万人,在几方面都都远远领先于中国众筹业。不过,报告同时显示,目前Kickstarter的项目数量及其他综合数据仍占美国众筹领域90%以上的比重。

  众筹发展遇难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国内众筹网站的整个流程大体一致:项目申请后,众筹网站会根据项目的内容进行筛选,然后派出项目经理和众筹发起人进行对接沟通,确定上线的文案、视频包装宣传推广等。一般来说,上线时间通常在几天至两周不等。

  项目众筹上线之前会设定一个众筹目标,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在30~45天的众筹期,用户可以为喜欢的项目筹资,并且通常来说,众筹项目会根据不同需求设定不同的众筹档位,每个档位的金额不等,获得的回报也不相同。

  如果在众筹期内完成目标金额,那么意味着项目众筹成功,众筹的资金会转入项目发起人的手中;如果在众筹期内没有达到目标金额,那么意味着众筹失败,之前筹集的资金会退还回支持者。

  对于绝大多数的众筹发起人而言,众筹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低门槛的融资平台,但这个平台的性质正在慢慢变味。

  Knewbi创始人谢阗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按照众筹的定义,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但在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定义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表示,目前国内几乎没有纯粹符合众筹定义的平台,例如Kickstarter追梦网等早期还是比较接近于众筹的定义,但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被优质市场资源占领、驱逐,最后变成一个营销性质的网站。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内目前的现状来看,与其说众筹是为了筹钱,不如说是为了获得曝光宣传。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采访后发现,主要缘于三点原因:首先,从用户端来说,众筹模式本质上是基于“众”之上的一种天使投资模式,但国内一般用户对这种天使型投资概念的接受度不高;其次,从项目端来讲,缺少真正有创新和技术含量的上线项目,以引起用户的众筹兴趣;第三,按众筹网CEO孙宏生的观点来说,众筹是一种基于信用之上的社交模式,但国内的整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欠佳,导致众筹发起人、用户间的沟通不够通畅,从而阻碍了众筹的发展。

  众筹平台成曝光台

  在融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后,中国市场上的众筹开始转向追求形式上的曝光度。

  这种变化,与众筹网站本身的特点存在直接的关系。“绝大多数团队把众筹看成产品曝光的好时机。通常产品投入市场需要不菲的市场费用,而登陆众筹平台后,不但能够进行推广和宣传,减少市场营销费用,甚至还能引起投资人、渠道商、媒体的注意。如果是实物类众筹,也许还能在众筹期 “卖掉”部分产品,回笼资金。”一位众筹项目发起人干脆直接表示,“对于卖货而言,众筹实在是一件省时省力的好事。”

  亿航科技联合创始人熊逸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大多数去众筹网站上线的项目而言,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筹钱,而是为了获得曝光和获得种子用户。因为相对于其他平台,众筹网站的用户更集中,创业团队能够通过众筹的方式获取第一批的种子用户,再通过口碑效应聚集起其他用户。在文化创意类的众筹项目上,众筹更接近于风向标的意味。

  此外,由于众筹的特殊性,很多项目发起人将众筹平台当做验证市场可行性的“法宝”。当产品接近完工时,把产品放到众筹平台上去展示:如果市场反应良好,支持者踊跃,那么便可以快马加鞭进行量产;如果反响平平,则进行调整和进一步的修改。即使在众筹平台筹资失败,但比起量产后产品卖不出去导致资金链断裂,也要好得多。

  众筹变成了检验市场的工具以及曝光宣传的重要途径,其原始的资金筹措功能慢慢成了无关紧要的配角要素。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真指望靠众筹的钱来完成项目,那项目早就该黄了。”

  与此对应的是,目前中国市场上不少登陆众筹的创业团队已经获得天使轮或者A轮融资,有的团队甚至已经到了B轮融资。众筹所得的钱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杯水车薪。换句话说,这些登陆网站进行众筹的项目,也并非真的缺钱。

  谢阗地对此总结道,“就目前来说,无论是从众筹项目还是众筹用户,中国整个众筹市场还非常不成熟,中国众筹和国外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文化的差异,还有整个经济基础的差异,因此想达到比较理想化、全民参与的状态,是非常困难的。”

  值得注意的是,时下亚洲的众筹筹资额只占全球众筹筹资额的3%,亚洲及欧美众筹市场呈现出极其不平等的发展态势。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半年仅1.88亿 中国式众筹意不在“筹”?

2014-08-12 07:59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