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35号文出炉 银行理财产品再添“紧箍咒”
日前,银监会在官网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4]35号)。在这份发至各省市银监分局及相关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文件里,重申了“让理财回归资产管理业务的本质”。
记者注意到,除了重申理财产品销售时不得有“保本保收益”类似刚性兑付的介绍(刚性兑付指产品到期,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不得使用小概率时间夸大产品收益率或收益区间,不得代客户签署文件,不得挪用客户资金等要求外,还明确要求“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相分离,本行理财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交易,不得相互调节收益”。而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要求甚为严苛”。
风险教育与业务规范并重
银监会指出,银行理财产品在完善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客户投资需求、加快银行经营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出现诸如误导销售、信息披露不充分、理财资金与银行自营资金没有完全分离等问题。银监会35号文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炉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35号文字里行间透露出监管者“以合规破刚兑”的努力。对银行理财体系多方面“独立”的要求,即为破刚性兑付奠定制度框架。其中,要求理财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交易,甚至比公募基金还严。
理财产品破刚兑渐行渐近
“以前有资金池模式,这个产品亏损了还能拆东墙补西墙,客户照样能拿到收益。5月份起,已经进行了一轮清理。现在要求理财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交易,以前的收益补贴做法等统统行不通了。这意味着,今后理财产品到期收益也许会有更多不确定性。”昨日,长沙某股份制银行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理财人士指出,打破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厘清不同风险类型产品的适用人群势在必行。
之所以重申理财产品不能刚性兑付,还在于银行理财产品区别于股市和信托,其市场份额之大已经不容小觑。从规模上看,截至7月10日,沪深股市的总规模为24.6万亿元;截至今年1季度末,全国信托资产规模约为11.73万亿元;而截至5月末,银行理财资金账面余额达13.97万亿元。前述银行人士透露,“以往银行出于维持声誉的需要,即便出现产品无法兑现收益,大多也内部消化掉了,变相履行了刚性兑付的义务。实际上,这导致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不匹配,诱发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不合理调整,抬高了市场资金的定价。”
风险教育或需长期推进
听起来,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承诺保本、保收益将成为过去式,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将被放大。然而,业内人士表示,掣肘于银行现有格局,银行更担心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现的声誉风险。因此,破刚兑恐怕短期内难以实现,而针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任务仍比较艰巨。
“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很多都是当成高利率定期存款在推,刚性兑付这样的词汇在两年前已经被禁止出现在理财产品说明书里了。可问题是,一线营销人员在推介理财产品时,虽然绝口不提保本,却又往往暗示绝对没问题。”星城银行业资深人士指出,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风险教育是件长期的工作,也许经历了一两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违约事件后,“理财产品并非刚性兑付”的概念才会深入人心。他同时表示,银行也需要区分普通客户和高端客户的需求及风险,不能一味冲任务、赚佣金。
银行或主打净值型理财
星城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人士向记者分析称,进入7月份以来,长沙各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普遍步入了下降通道。“我们银行的一些理财产品额度甚至有些紧张,感觉可能是提前规范理财产品的节奏。”
对于今后理财产品刚兑预期打破后的可能,华夏银行长沙分行个人业务部总经理颜凯表示并不太担心。“银行仍是中国金融行业的主力,对银行来说,资产仍较优质。谁都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因此只要不是投向风险特别大的金融衍生品,类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仍比较安全,一般情况下银行还能HOLD住。而且,现在挂钩新兴市场指数的理财产品,大多也是在保证本金的前提下投资,比过去更稳健。”颜凯认为,今后净值型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理财的趋势,尽管银行理财尚未出现到期无法兑付的情况,但投资者仍应做好心理准备,不断提升自己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认知。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