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维持组合均衡 增配成长基金

2014年07月07日 07:5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6月蓝筹股在微刺激政策护盘下继续坚定搭台,IPO再度开闸后成长行情归来。截至6月30日,沪深300微涨0.40%,上证指数涨0.45%,深证成指微跌0.29%,创业板指上涨6.57%。行业方面,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受益于军工行业的利好政策,行业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速,以航天、电子信息、船舶等为主题的军工概念受到市场热捧,国防军工板块月内大涨11.04%,汽车、机械设备分列二、三位,此外传媒、计算机、通信等表现亦不俗;而交通运输、房地产、商业贸易垫底。从风格指数来看,小盘成长指数涨幅为3.70%,小盘指数和小盘价值指数表现也相对较好,月内分别上涨3.67%、3.01%,中盘价值指数跌幅相对较深。从特征指数来看,高市盈率股指数涨幅最大为5.43%,其次是中市盈率股指数,涨幅为3.99%。在A股市场小幅回暖过程中,权益类基金实现较为突出的业绩表现。

  大类资产配置

  建议投资者在基金大类资产配置上继续采取均衡配置策略。积极型投资者可以配置20%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积极型品种),15%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平衡型品种),15%的指数型基金,15%的QDII基金,35%的债券型基金;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配置15%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平衡型品种),10%的指数型基金, 10%的QDII基金,35%的债券型基金,30%的货币市场基金或理财型债基;保守型投资者可以配置15%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平衡型品种),40%的债券型基金,45%的货币市场基金或理财型债基。

  偏股型基金:适当增配成长风格基金

  6月汇丰PMI初值反弹至50.8,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反映出在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下,现阶段经济正企稳回升。伴随着政策宽松和海外经济复苏,新订单和出口订单保持扩张势头,内外需双双走强。在经济总需求带动下,企业投产意愿增强,生产指数同样大幅反弹至51.8。生产好转带动企业采购原料热情提高,采购量由50.8上升至51.7,而购进价格由49.2上升至50.8,宏观经济正展现出向良性运转的姿态。展望下半年,在政策坚定托底经济,经济转型稳步推进,底线思维明确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大跌难持续,同时新兴经济的成长需要时日,在市场认识到新兴经济的力量,在新兴经济展示出自己强大的活力前,宏观经济还将保持现在这样不温不火的状态,资本市场也难有大的趋势性机会,反弹高度有限。

  在经济数据保持着较好的改善趋势背景下,市场的下行风险可控。而新股IPO“靴子落地”并再次获得追捧也提振了市场整体的投资情绪。落实到偏股基金具体的投资策略方面,对于中长期投资者,建议构建相对平衡的基金组合,适当关注成长风格基金的配置价值。以调仓灵活、重配成长确定性高且管理人投研实力较强的基金作为核心配置,同时增配一定比例成长风格基金,增强组合进攻性。品种方面,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集中持有以军工、信息安全、环保主题的成长板块的基金。此外,对市场趋势把握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关注成长风格指数基金。

  固定收益品种:重配中高等级绩优债基

  货币宽松基调下,年中时点资金面平稳度过,像去年那样流动性大幅紧张的局面并未出现。货币政策的适度微调,促使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有利于债市慢牛;通过定向降准保持市场资金面的适度宽松,且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进一步利好债市发展,下半年债市慢牛行情值得期待。从现阶段绝对回报的角度看,信用债的收益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加上资金面稳定,投资信用债所获得的票息收入较为确定和可观。建议投资者继续重点关注投资收益稳定的中高信用等级品种。激进型投资者则可适当投资权益类市场的偏债型基金以及转债基金。此外,激进型投资者还可以关注分级债基高风险份额二级市场交易机会。

  封闭式基金:关注灵活配置封基

  结合近期的市场因素来看,新股发行将进入常态化,随着投资者心理预期逐渐平稳,其对于市场的扰动作用也会逐渐弱化,市场有望重新聚焦经济基本面和流动性因素。政策方面,下半年微刺激仍会延续,经济也会逐步形成缓慢回升的趋势,为A股市场营造出较好的投资氛围。封基投资方面,沪指今年大部分时间在2000点至2100点区间窄幅震荡,趋势性机会较难寻觅,能够及时且准确地调整行业配置的基金更有助于实现超额收益,在当前指数难有突破而板块机会不断的行情下,选择仓位适中、投资风格灵活的封基实为明智之举。从隐含收益率角度考量,建议投资者关注侧重配置于成长性行业、折价优势较突出的品种。

(责任编辑:李乔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维持组合均衡 增配成长基金

2014-07-07 07:5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