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理财因老鼠仓渐弃公募基金 持仓减大半
“老鼠仓”动摇基金行业诚信基石,基金渐遭“边缘化”
“老鼠仓”频发,挑战投资者信任底线,引发连锁反应。在本报上周报出一些基民号召赎回涉嫌“老鼠仓”基金后,近日业内有消息称,有 银行 代销过一家涉嫌“老鼠仓” 基金公司的专户产品,压力不小。
事实上,在机构发行的 理财产品如券商系FOF(基金中的基金)的投资中,公募基金已逐渐被边缘化。FOF本以买基金为主,但近期,券商系FOF产品投资公募基金的平均仓位已经从之前的60%多降至不足20%。
定性“老鼠仓”或遭机构强行赎回
“被传‘老鼠仓’,公司上下忙着跟合作机构、客户沟通是惯常的事。”一位研究人士告诉记者。涉嫌“老鼠仓”,涉事基金公司往往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
“尤其是机构客户,对这种事非常敏感。”上述研究人士指出。据业内人士透露,因为社保、 保险 、财务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都有各自的内控机制,一旦监管部门开出“罚单”,可能会触发这些机构的风控“警戒线”实行强行赎回。
而记者翻阅了几只曾“涉鼠”基金,不少产品出现“老鼠仓”曝光后,机构客户持基比例下降的现象。
其中,原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理黄林2011年因“老鼠仓”被罚,其曾经管理的基金 国富中国收益 持续被赎回,份额规模从2011年底的18亿元降到今年一季度的10亿元。而且,基金资产中,机构客户资金的占比也从2011年底开始一路下滑,2011底时,机构持有该基金的比例还有33.52%,2012年底,这一比例降到20.55%,去年底,则已降至11.56%。
此前,深圳一专户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据公司专户投资部负责人透露,这一事件给公司带来的影响不小,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出现过“硬性赎回”的情况。
券商FOF机构持仓六成降至两成
业绩不佳、声誉受损,再加上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基金在一些机构 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中呈现被边缘化的趋势。
今年一季度,不少券商系FOF产品选择了减仓基金,并且,持有基金的仓位再创历史新低。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券商FOF持有基金市值为34.1亿元,占净值比为17.3%。相较于去年四季末22.58%的水平减仓5.31个百分点,考虑到公募权益类基金在一季度普遍出现负收益,实际仓位下滑幅度没有这么高,但仍处下滑趋势。
并且,这已经是券商FOF产品的平均基金仓位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从60%多的基金仓位降至不足20%。从券商FOF配置基金历史情况看,通常平均配置比例在50%左右,只有少数季度会低于50%。
从具体基金来看,一季度末,FOF产品的仓位多处于50%至60%区间。如老牌的光大阳光基中宝和国信金理财经典组合的基金仓位分别达到52.09%、63.70%,不过,也均较去年底有所下滑。
而一些口碑还不错的产品,如浙商汇金1号一季度末仓位仅35.27%,创出了该产品成立以来的新低,较去年底大幅减仓了43个百分点左右。国元黄山3号的仓位则低至29.58%。
建议:指数投资分散投资规避基金经理道德风险
对于普通基民,要想规避基金经理操作中的道德风险,研究人士指出,指数化投资、分散投资是可供考虑的策略。
事实上,今年以来,在A股市场、A 股基金表现不佳的情况下, QDII基金整体上涨。有超过6只 基金净值涨幅逾一成。 海通证券 分析师认为,美国就业数据向好、经济稳步复苏,投资美股的QDII依然是较好选择。
国金证券 分析师建议,关注固定收益类产品,重点投资收益稳定的高信用等级品种。据分析,目前国内整体经济状况偏弱、通胀相对温和,资金面的相对宽松使得债券市场系统性风险较小。
对于 股票基金,国金证券分析师则指出,投资机会的持续性较差是当前市场行情的主要特点,建议投资者核心持有具备稳健特征的成长风格基金,预留仓位等待积极型成长风格基金调整后的布局机会。
(责任编辑: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