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对《相互保险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3日讯 据保监会网站消息,为加强对相互保险组织监督管理,规范相互保险组织经营行为,我会起草了《相互保险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通过以下途径反馈意见:
一、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liang_ling@circ.gov.cn。
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5号中国保监会发展改革部市场分析处(邮政编码:100033),并请在信封上注明“相互保险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字样。
三、通过传真方式将意见发送至:010-66288119。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4年5月20日。
相互保险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加强对相互保险组织的监督管理,规范相互保险组织的经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农业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相互保险是指,具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人,通过订立合同成为会员,并缴纳保费形成互助基金,由该基金对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
本办法所称相互保险组织是指,在平等自愿、民主管理的基础上,以互助合作方式为其会员提供保险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包括相互保险公司、涉农相互保险组织等组织形式。
第三条【监管】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授权,对相互保险组织进行统一监管。
中国保监会的派出机构在中国保监会授权范围内行使对相互保险组织的监督管理职能。
第四条【经营原则】相互保险组织从事保险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得从事与章程规定无关的经营活动。
第二章 设立
第五条【设立】相互保险组织应当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
第六条【组织名称】相互保险组织名称中必须有“相互”或“互助”字样。
第七条【设立条件】设立相互保险公司,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主要发起会员和一般发起会员。其中,主要发起会员负责投入初始运营资金,一般发起会员承诺在公司成立后通过参保成为会员,一般发起会员不低于1000个。
(二)有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的初始运营资金。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章程。
(四)其他条件按照《保险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有关保险公司的设立标准执行。
第八条【设立条件】设立涉农相互保险组织,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全国性组织一般发起会员数不低于1000个,省级不低于500个,市级及以下的不低于100个;
(二)全国性组织初始运营资金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省级组织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市级及以下组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三)涉农相互保险组织的筹建工作应当在农业、林业等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的领导支持下进行。
(四)涉农相互保险组织应当向国家有关部门依法申请设立登记。
(五)有具备任职所需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理)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六)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七)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八)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初始运营资金】 初始运营资金来源必须真实合法,以实缴货币资金形式注入。
在弥补开办费之前,不得对初始运营资金提供人支付利息。当盈余公积达到初始运营资金数额后,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报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可以分期归还初始运营资金本金。
第十条【发起会员资质】相互保险公司的主要发起会员应当是法人机构,具有持续出资能力,其资质要求参照《保险法》、《保险公司股权管理规定》中主要股东条件。
第十一条【设立程序】相互保险组织的设立程序,适用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设立的一般规定。
第十二条【高管】相互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按照《保险法》和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执行;涉农相互保险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予以降低。
第三章 会员
第十三条【会员资格】 相互保险组织会员是指承认并遵守相互保险组织章程并向其投保的单位或个人。
第十四条【会员权利】 相互保险组织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会员(代表)大会,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参与该组织民主管理的权利;
(二)按照章程规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决议分享盈余的权利;
(三)按照合同约定享受该组织提供的保险及相关服务的权利;
(四)对该组织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及监督权;
(五)查阅组织章程、会员大会记录、董(理)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的权利;
(六)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五条【会员义务】相互保险组织会员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遵守组织章程;
(二)执行会员(代表)大会和董(理)事会的决议;
(三)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缴纳保险费,并以所缴纳保费为限对该组织承担责任;
(四)不得滥用会员权利损害相互保险组织或者其他会员的利益;
(五)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六条【会员资格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会员资格自动终止:
(一) 保险合同终止;
(二) 章程规定事由发生的。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十七条【会员大会】相互保险组织应当设立会员(代表)大会,决定该保险组织重大事项。会员(代表)大会由全体会员(代表)组成,是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采取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
除组织章程另有规定外,会员(代表)大会的权力和组织程序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股东大会的规定。
第十八条【会员大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或者作出决议,应当由出席会议的会员或会员代表表决权总数过半数通过;作出修改章程或者合并、分立、解散的决议以及制定支付初始运营资金本息、分配盈余、保额调整等方案应当由出席会议的会员(代表)表决权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通过。
第十九条【章程】相互保险组织章程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 名称和住所;
(二) 宗旨、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
(三) 会员资格及其权利、义务;
(四) 组织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
(五) 初始运营资金的筹集方式、使用条件以及偿还办法;
(六) 财务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办法;
(七)发生重大保险事故导致偿付困难时的风险控制机制;
(八) 章程的修改程序;
(九) 解散事由和清算办法;
(十) 应当由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条【董、监事会】相互保险组织应当设立董(理)事会、监事会。省级以上相互保险组织董(理)事会应建立外部专家董(理)事制度。
除章程另有规定外,相互保险组织的董(理)事会、监事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通知义务】相互保险组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董(理)事会,应提前7个工作日通知中国保监会,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有权列席会议。
会员(代表)大会、董(理)事会决议应在会后7日内报中国保监会备案。
第二十二条【分支机构】相互保险组织可以申请设立分支机构。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相互保险组织也可以通过提供初始运营资金或再保险支持等方式,申请设立经营同类业务的相互保险子组织,并实施统一管理。具体设立条件和方式由中国保监会另行规定。
第五章 业务规则
第二十三条【经营范围】相互保险组织的业务范围由中国保监会依法核定。其中,涉农相互保险组织应坚持会员制和封闭性原则,在核定的经营区域或特定的风险群体中开展相互保险业务。
第二十四条【内部治理】相互保险组织应当按照章程规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十五条【准备金计提】相互保险组织应根据保障会员利益原则,遵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保监会有关规定评估保险责任准备金。
第二十六条【保险条款和费率】相互保险组织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适用中国保监会有关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的管理规定执行。保险产品设计应当体现相互保险特色。
第二十七条【资金运用】相互保险组织应在保证资金安全性的前提下,按照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进行资金运作。其中,涉农相互保险组织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
(一) 银行存款;
(二) 国债及其他中国保监会认可的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
(三) 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渠道。
第二十八条【风险控制】 相互保险组织应审慎经营,严格进行风险管理,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再保险分保业务,并建立重大风险事故的应对预案。
第二十九条【财务管理】 相互保险组织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并建立符合相互制经营特色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三十条【信息披露】 相互保险组织应当建立适合相互保险组织经营特点的信息披露制度,保障会员作为保险消费者和相互组织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定期向会员披露产品信息、财务信息、公司治理信息、风险管理状况信息、偿付能力信息、重大关联交易信息及重大事项信息。
第三十一条【内部监督】相互保险组织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审计制度。监督审计情况应当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相互保险公司及全国性涉农相互保险组织应当聘请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年度审计。高管人员离任的,应当进行离任审计。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监管原则与目的】保险监管机构按照审慎监管要求对相互保险组织进行持续、动态监管。
第三十三条【监督形式】中国保监会对相互保险组织的监督管理,采取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十四条【监督内容】中国保监会对相互保险组织的监管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项:
(一)组织设立、变更是否依法经批准或者向中国保监会报告;
(二)董(理)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是否依法经核准;
(三)初始运营资金、各项准备金是否真实、充足;
(四)内控制度和公司治理是否符合中国保监会的规定;
(五)偿付能力是否充足;
(六)资金运用是否合法;
(七)信息披露是否充分;
(八)业务经营和财务情况是否合法,报告、报表、文件、资料是否及时、完整、真实;
(九)是否按规定对使用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报经审批或者备案;
(十)需要事后报告的其他事项是否按照规定报告;
(十一)中国保监会依法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五条【偿付能力】 相互保险组织偿付能力管理参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执行,保监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当偿付能力不足时,相互保险组织应当向会员及时进行风险警示,并在两个月内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确定改善偿付能力措施。
第三十六条【文件提供与定期报告】相互保险公司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中国保监会报送精算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偿付能力报告、合规报告等报告、报表、文件和专项资料;涉农相互保险组织应当及时向中国保监会报送营业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和偿付能力报告。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未尽事项,参照《保险法》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自2014年X月X日起施行。
(责任编辑: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