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电力雪崩式下跌 长安系基金疑为砸盘元凶
涪陵电力23日发布了一季报,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2.15%;实现归属于净利润1905万元,同比增幅达156.08%。
然而记者注意到,如此靓丽的一季报并未给公司的股价带来好彩头。相反,这两天涪陵电力出现了雪崩式下跌,仅4月21~23日的3个交易日里,就两度跌停,3天股价整体跌幅达到了24%。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4月22日的股价暴跌中出现了机构卖出席位,卖出金额2288万元,如果以当时的平均股价计算,大约卖出在200万股以上。而这一数字与公司前十大股东中仅有的两只基金(行情 专区)—长安系持股数接近。
涪陵电力股价雪崩,究竟谁是砸盘主力呢?
记者查看交易数据发现,4月21日,即涪陵电力股价第一次跌停时,买入卖出前五位均是游资。但是4月22日,盘后数据的卖出席位中却出现了机构席位,卖出最大席位机构席位卖出2288.8万元。
那么机构来自何处呢?记者对比涪陵电力一季报以及2013年年报发现,2013年涪陵电力一季度,长安基金旗下的两只资产管理计划:长安百瑞1号灵活配置分级资产管理计划以及长安百瑞2号灵活配置分级资产管理计划出现在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中,而前十大股东中并没有其他机构。这两只资产管理计划合计持股212.92万股,持股比例合计为1.33%。
4月22日,机构席位共卖出了价值2288.8元的股份,如果以当天9.885元的平均股价来看,机构席位共卖出两百多万股。由此看来,长安系的两只产品或已出逃。
(责任编辑:臧允浩)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