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天国债逆回购惊现乌龙指 GC182开盘竟飙涨至105%
昨日是2014年新股申购首日。广受关注的除两只新股新宝股份和我武生物外,还有国债逆回购品种中惊现“乌龙指”,GC182开盘竟飙涨至105%,意味着182天期限国债逆回购收益率高达105%,而前一交易日的收盘数据仅为5.35%。这一现象让不少投资者大跌眼镜。
“乌龙指?年化105%,还成交了800手!买10万,半年后利息5万!这不是羊毛,简直是羊腿啊!”昨日上午,专业投资者论坛上,有眼尖的投资者发现,国债逆回购品种GC182开盘出现罕见“乌龙指”:上午9:25,上交所182天国债逆回购GC182便以105%的年化收益率成交600手,9:30开盘再次以105%的收益率成交200手。不过在这之后,其收益率便恢复正常,迅速回落到6%左右,收盘价仅为5.32%。
自从2013年6月下旬银行间流动性紧张事件以来,不少投资者都注意到了债券逆回购这一交易品种。由于可预期的岁末、季末银行存贷比考核,加之债券逆回购没有涨跌幅限制,成交价格即为所做这笔逆回购的年化收益率。其中,被银行用作拆借的国债逆回购人气尤其旺盛。此番闹出乌龙的,是上海债券逆回购9个品种中期限最长的182天,平日里收益率在6%左右。昨日GC182品种开盘的年化收益率105%,尽管只成交800手,仍让不少人大跌眼镜。有权威人士表示,由于质押式回购并未在上交所的异常交易监控之列,交易所暂不会对此跟进处理。
尽管如此,市场议论层出不穷。也有不少投资者视为“天上掉馅饼”,慨叹自己没搭上车。投资者“嬴栎阳”称,“黑马不常有,而乌龙常有。一个乌龙亏了50%,这应该是最牛逼的乌龙了。”也有投资者质疑会否涉嫌“利益输送”。投资者则分析认为,“如此乌龙,只800手,故意为之的概率不大,可能是哪个倒霉蛋手滑了?”
(责任编辑:华青剑)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