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宣传“移花接木” 国内首只券商基金销售遇冷
新基金法实施后,国内首只券商基金东方红新动力于2013年12月30日抢鲜发行。不过,《金证券》记者了解到,该基金销售并没有想象中的火爆。基金业人士表示,作为首只券商系基金,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其背后依托投研实力强劲的东方证券。
不过,如果依托东方证券,其风控的防火墙是否做到完备,会不会出现用基民的钱为券商自营“抬轿子”的现象,都是专业投资者有所顾忌的地方。
有误导投资者之嫌
2013年6月,新修订的《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实施,符合条件的机构可以直接申请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时隔两个月,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成为首家获得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2013年12月25日,东证资管公告称,东方红新动力混合基金将于2013年12月30日起通过工商银行、东方证券等渠道全国发售。该基金是业内首只由券商担任管理人发行的基金产品,具有重要标杆意义。
东方红新动力基金在各大媒体上发布的宣传称:“截至2013年9月底,东证资管在集合资产管理领域已成功推出40余只东方红系列集合理财产品,涵盖权益、固定收益、量化投资、FOF和现金管理等多个领域,拥有多个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线系列。”
据了解,此“东方红系列”与正在发行的东方红新动力基金为“叔伯兄弟”。不过,尽管系出同门,但因为东方红新动力为基金产品,东方红系列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两者没有可比性。
“以往的大小集合,私募、资金配置和应对赎回,与公募基金的差别很大。”一基金行业人士对《金证券》表示,借东方红系列过往业绩来宣传东方红新动力,有误导投资者之嫌。
首只券商基金销售遇冷
《金证券》记者从东方红新动力的销售渠道了解到,尽管这只基金顶着“首只券商系”光环出生,并且一再强调产品优势,但理财经理对此并没有太多的认知。
公开资料显示,首只券商基金的参与门槛与基金产品一致,均为1000元,而券商大集合产品参与门槛为5万元或10万元,券商小集合产品高达100万元。
不过,一银行理财经理对《金证券》记者表示,并不知道有这个基金发售,随后向记者推荐了该银行的短期高收益理财。
记者以客户身份采访另一渠道,该渠道客户经理表示,首只券商系基金,募资肯定是不成问题的。再不济也会自己托底买。
投资者对防火墙有顾忌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东方红新动力混合基金的宣传资料上表示:“东证资管一直是券商资产管理行业的先行者。东方红新动力拟任基金经理杨达治是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研究部总监,历任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研究员、投资经理,拥有丰富的证券投资管理经验。”
事实上,东方红新动力基金与“东方红系列”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不管是投资风格,还是资金配置都截然不同。
“从治理层面来讲,券商与基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一基金行业人士对《金证券》表示,如果东方基金依托东证资管,那么,其风控的防火墙是否做到完备,会不会出现用利益输送、用基民的钱为券商自营“抬轿子”的现象,这些都是专业投资者有所顾忌的地方。
对此,东证资管回应,早在获得公募牌照前公司就按相关要求,变更了构架,投资经理也作出相应调整,并设立了基金投资部。两者同属资产管理行业,都是本着为客户创造持续收益为目的。
(责任编辑:华青剑)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