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降息至0.25% 专家称中国应据自身状况应对
欧洲中央银行当地时间7日宣布下调欧元区基准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25个基点至0.25%,创历史新低。欧元兑美元一度跌破1.33大关。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警告,欧元区面临长时间的低通胀风险。德拉吉称疲弱的物价压力证明欧洲央行降息决定的正当性,并承诺将在一段时期内维持低借款成本。
欧洲央行是在欧元区出现低通胀率、高失业率的不利情况下作出降息决定的。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欧元区通胀率仅为0.7%,远低于欧洲央行2%的通胀率目标,而欧元区失业率高达12.2%,希腊、西班牙更是分别高达27.6%、26.6%。这表明欧元区经济虽有复苏迹象,但很脆弱。
彭博社报道,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理查德?巴韦尔(RichardBarwell)认为,低于预期的通胀率和糟糕的失业率数据极易使欧洲央行采取宽松政策。
低通胀本身并不可怕,但转为完全的通货紧缩却是经济噩梦。如果欧元更加强势,既会造成欧元区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伤害欧洲经济增长,又可导致欧元区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从而推动通胀率进一步走低,最终加剧通货紧缩风险。
德拉吉表示,“只要有必要,我们的货币政策立场仍将保持宽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政策变化一直受到中国关注。关于欧洲央行降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中国机构和专家认为中国面临通胀压力,也有专家表示中国应采取不放松不收紧的货币政策。
证券公司国泰君安认为,欧洲央行降息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导致欧元兑美元暴跌。美元走强将使人民币延续前期弱势,商业银行购汇意愿增强,外部资金流入放缓。欧元区不稳定性增强,欧债危机有重燃风险。
银河证券分析,全球宽松格局还将持续,发达国家维持甚至加大宽松可能导致热钱回流新兴市场。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表示,欧洲央行降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方面可使前一阶段从新兴市场撤出资金的趋势得到缓解,另一方面欧洲央行和美联储的宽松政策会释放出更多流动性,增加有通胀压力的新兴市场国家治理通胀的代价。
但徐明棋认为,欧洲央行降息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将是比较短期的。
财经评论员余丰慧在其专栏撰文指出,欧洲央行降息是基于通胀增速创新低,而中国却正在面临通胀抬头的局面,因此,央行还应该坚持适度从紧货币政策,最少保持既不收紧货币也不放松货币的中性政策。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告诉中新社记者,欧洲央行降息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尽管目前欧洲经济正在复苏,但由于欧洲经济的根本问题还未解决,欧洲经济复苏是否昙花一现尚待观察。降息政策也是为了支持欧元区经济复苏。
赵庆明认为,欧洲央行降息对中国外贸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会很大。而如果欧元区经济好转,需求增加,将对中国外贸有利。不过,中国应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中国不应跟着(欧洲)放松而放松,但也不必额外收紧。”赵庆明说。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