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长假已成鸡肋
但凡大假,总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最典型的莫过于因人多车多而游玩不畅;一旦不畅,则万象丛生,高速公路变停车场,景区人满为患寸步难行,高价宰客随意涨价怨声载道。
大假出游变成一场怨愤的“气游”,但又不得不去,这种中国特色让人叹为观止。究其原因,就是中国式拼出来的长假。
根据统计,中国目前的公共假期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年是11天的公共假期,比美国只少1天半而已。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的公众假期总体偏少,长假却很多,3天的可以放成7天,1天的可以放成3天。比如春节和国庆,法定是3天假期,但一般都会变成7天长假,以前五一也是3天,几乎也是放5-7天。这就是中国式挪假、拼假。
当然,官方的初衷是好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便民,让公众有更充分的时间与家人出游或探亲,刺激国内消费,推动“假日经济”等,但实际的结果却事与愿违。但有没有实现原本的初衷呢?
除春节确实应该多放几天假外,以前的五一、国庆,哪年不是各地高速公路成停车场景区成碰人场?哪年不是投诉猛增景区、游客都不满意?试想,在这样一种恶劣的出游环境中,是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去分享“假日经济”,还是会让这种长假越来越变味到最后食之无味?
中国式长假渐成鸡肋的根源,一是国人对增加假期渴望的一种突然爆发之后的无措,二是官方随心所欲拼假在管理上的短视,三是国人对假期文化认识的肤浅。
中国长期以来公众假期不足,这是事实,以前除了春节,其余的五一、国庆都只放一天,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是只休息星期天,星期六都不放假。于是,这种对假期渴望的压抑,造成现在对拼凑出来长假的一种满足。但时间上满足了,却不知道如何利用长假,很多出游,不过是家庭娱乐从户内到户外。再者,官方随心所欲拼假,看似照顾民情,实际上是添乱,为什么美国没有这么长的拼出来的假期?为什么美国星期四是公众假期很少把星期六和星期天拼成3天?这就涉及假期文化,国外很看重星期天这一天,在国外,这是一周的开始,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上教堂礼拜,这一天如果轻易被挪来上班,上帝会怎么看?
实际上,有关方面已经看到拼凑大假弊大于利,五一长假被取消就是一种作为。其实,除春节应该放长一点,像国外的圣诞节,放半月都没问题,但其余时间真不该轻易去挪假、拼假,1天就是1天,2天就是2天,哪怕中间差1个工作日,那也得按规矩办事。现在,我们即使挪出来长假,即使高速路不收费,你说谁又玩得开心?像今年九寨沟、香格里拉这些人满为患又没赚到钱还口碑扫地的景区,会喜欢这样的“假日经济”吗?
拼凑出来的中国式长假已成鸡肋,很有必要修正。首先,应严格严肃公众假期放假时间,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要拼假,拼3上7(周末上班)和放1上5再休2(大周末)性质几乎是一样的;其次,严格带薪休假制度,每年就放个春节长假,其余没长假,不带薪休假就没的玩;第三,取消一些诱惑长假出游的措施,比如高速免费,好是好,但越免费越堵车,不堵在出口仍会堵在路上,不如把带薪休假的过路费报销,一举两得。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