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坚持走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道路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 吕家进
“普惠金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一种理念,是指一个能有效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普惠金融至少包括四层含义:一是服务对象的包容性,强调客户的广覆盖,农户、小微企业等低收入群体都应纳入服务范围;二是服务产品的全面性,不仅要向客户提供存款产品,还应当为具备条件的客户提供汇款结算、养老金支付、信贷融资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三是服务方式的便捷性;四是经营模式的商业化,而并非政策性或扶贫性。
鉴于大中型企业和富裕人群已经拥有了良好的金融服务,建立普惠型金融的主要任务就是让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广大低收入人群获得金融服务。从当前各国实践看,普惠金融体系的主力仍然是具有“草根”性质的社区性小型金融组织,如社区银行、信用合作社、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商业银行在其中所占的份额并不大。
“普惠金融”的属性在客观上决定了开展普惠金融业务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回报率较低,如何实现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对商业银行来说,要深度参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普惠金融贡献力量。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2007年成立以来,充分依托邮政网络优势,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积极践行“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服务理念,成为中国普惠金融的先行者。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拥有网点3.9万多个,客户数4.2亿人,总资产规模达到5.4万亿元,居中国国内银行业第7位,在英国《银行家年鉴》中排名世界第41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直坚持做到:
第一,做好小额贷款,支持农户发展。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特点明显,农村人口占据一半。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已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转变,做农户小额贷款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坚持把小额贷款业务作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期、核心的战略性业务,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我行实际,探索小额贷款技术,成功破解农户融资服务难题。
一是我们坚信大银行能做好小额贷款业务。过去有人说,大银行就适合做大贷款、小银行做小贷款,但由于我们的网点优势,加上信息技术和信贷技术的进步,作为大银行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也能很好地解决做小额贷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用六年的时间,配备和培养了3.5万人的信贷员队伍,这些信贷员队伍长期扎根城乡,走街串巷,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责任心强,能够“用心”去作小额贷款业务。三是作为大型银行,资金充沛,资本充足,管理严格,能从宏观和行业上把握风险,抗风险能力优势明显。
六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7600多亿元,解决了600多万农户家庭的融资问题,证明了大银行也能做好普惠金融服务。
第二,创新经营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国有小微企业5100万家,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但能够获得贷款的仅有1000多万家,如果算上享受金融服务的有2400万家,这个比例还不到整个小微企业数量的一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广大中小企业联系紧密,将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行特点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之路。
一是科学设计产品。在信贷技术、资金管理上进行创新,严格防范风险。设计额度循环使用的贷款模式和灵活的还款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助小微企业节省利息开支,降低融资成本,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要求。
二是建立专营机构。按照“集中作业、专业经营”的理念,在地市分行成立了337个小企业信贷中心。
三是推动产品创新。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在担保方式上不断调整,开发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信贷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小微企业贷款产品线。
四是商业模式升级。采取提高单户授信额度、灵活调整担保方式、延长贷款期限等差异化的信贷政策,满足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需求。
五是“融资”和“融智”相结合。小微企业发展既缺资金,更缺创业经验和市场信息,自2010起,我行连续四年向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推出“创富大赛”活动,旨在实现政府引导发展方向、银行提供融资机会、学者保障智力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多头并进,共襄盛举,促进小微企业稳健运营、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目前,我行已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达1.7万亿元,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做好社区金融,改善社区居民金融服务。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和城镇社区居民对全方位的金融消费需求日益提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致力于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金融服务。
一是我们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储蓄、汇兑、代理保险、便民取款等基础金融服务,已建立起全国规模最大的通存通兑网络,成为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为城乡居民搭建起了资金往来的绿色通道。二是我们加大自助设备投放力度,通过在城镇社区布放自助机具等方式,为新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取款、转账、查询、代缴费等服务。三是大力发展额度较低的消费金融业务,消费贷款笔均25万元,满足了居民普通的消费金融需求。
目前,我行累计发放消费贷款近3700亿元,其中在城镇地区累计发放消费贷款1200多亿元,占全部消费贷款的33%,对培育县域地区消费意识、改善消费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做好普惠金融,还得益于:
一是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金融人才是金融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发展农村金融离不开大量了解农业、理解农民、熟悉农村的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自2009年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就将选拔、培养对普惠金融有经验、有热情、有能力的扎根农村的大学生群体作为本行的人才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最大限度发挥这些人才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民金融需求和信用状况的优势,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二是建立控制风险的IT系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众多,网络遍及城乡,为加强对这些网点的业务支撑和风险控制,必须建立强大的IT系统。我行开发的信贷系统实行全国大集中,实现了贷款业务交易、资金调拨、会计核算和信息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贷款运作流程标准统一,贷款利率参数灵活设置,系统具备实时监控和自动预警功能,总行可以实时地监控每笔业务的具体情况,了解各地业务的发展数据和风险状况,能很好地满足贷款产品风险控制的需要,大大提升了贷款业务的服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由于普惠金融概念提出的时间还不长,各国政府对普惠金融的认识尚有差异,政策支持力度也不一样。结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的实践,普惠金融的发展还需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第一,深化普惠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以普惠金融为方向,发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第二,健全风险分散、补偿和转移机制。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且范围广泛,风险损失率高,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是实现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此,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要加快宜农期货、期权衍生品创新,为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要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加大对普惠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普惠金融体系。
第三,探索设立普惠金融服务基金。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意味着要向贫困的人群和偏远的地区提供金融服务,这将是一个长期、复杂且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要借鉴国际电信、邮政行业建立普遍服务基金的经验,设立普惠金融服务基金,通过一定比例补贴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到贫困地区开展服务。
第四,制定差别化监管政策。提供普惠金融的机构具有种类多、差异大、风险高、盈利能力弱等特点,可以通过 “宽严相济”的差异化监管,如适度降低最低注册资本、存款准备金率等监管要求,适当放宽服务对象的担保要求和担保品范围,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主动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第五,优化普惠金融生态环境。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农村乡土社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于农村简单社会关系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逐渐失去效力。当市场失灵之后,政府“看得见的手”要责无旁贷地进行干预。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区域信用评价体系,努力推进社会信用建设,优化普惠金融生态环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愿意与国内外同行一起,分享发展经验,探讨发展措施,为推动全球范围内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为广大低收入人群改变自己的命运、缩小城乡差别做出新的贡献。
(注:本文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在第十六届世界储蓄与零售银行协会邮政储蓄银行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魏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