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延产业链是“越冬”之路吗?
近两年,新能源设备制造领域日子并不好过。曾经靠国外市场支撑的光伏产业已经苦苦挣扎多年,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走进春天;风电设备制造业随着国内风电建设速度的放缓,似乎也已经嗅到了“冬”的气息,一些龙头企业甚至出现巨额亏损。
为了摆脱困境,一些企业开始盯向下游产业。既然设备不好卖,何不自己建设电站甚至干脆自己运营电站?问题是,这种希望靠向下延伸产业链的做法真的会是救命稻草,会帮助企业“越冬”吗?
当前,风电设备和光伏制造业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产能过剩。自己建设电站或许能够快速消化一些产能,但这对于严重的过剩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以光伏设备企业为例,大企业每年的产能高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千瓦,如果靠自己去建电站消纳,那要建多少座光伏电站才够?你建设的过来吗?
其次,设备制造和电站运营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专业性都很强。比如传统的火电领域,生产发电机的企业就未必能建设运营好一座火电厂。道理很简单,你在汽轮机制造技术上很专业,但是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好火电厂可能就是外行。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几乎所有领域,发展趋势都是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道理。术业有专攻,社会效率才更高、成本才最低。
下延产业链的更大风险还在于资金链。设备制造和电站运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某种意义上讲,制造业是靠卖设备做短线、赚快钱;而作为基础设施的发电厂是在大资金、大投入基础上做长线、赚慢钱。设备制造业要过得好,关键是资金周转速度。即靠快速卖了设备拿回钱扩大再生产。一旦资金被占压,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就危险了。而自己建设电站的风险在于,这一模式是自己的钱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并没有真正周转起来。因此资金的回笼速度会降低。
当然,建设的电站若是能卖掉,那还只是资金回笼周期延长了一个电站建设周期的问题。如果卖不掉而不得不自己变成电站运营商,那么资金回笼周期可能一下子要延长到十几年,这对于目前资金并不宽裕,主要靠向银行借贷维持再生产的制造业会是致命的。因为,你的资金由于变成了“体内循环”,要靠每年收电费回笼,用句股市的话那就是“炒股炒成了股东”,你资金被套牢了。
制造企业下延产业链或许作为个别示范性项目尚可一试,但若以此来消化过剩的产能,恐怕就不仅是缘木求鱼,搞不好会是饮鸩止渴,让企业陷入更大的困境。
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要想走出“冬天”,力量还是要使在提升核心技术、降低制造成本和努力开拓市场上。一句话,只有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在专业化社会分工中参与大循环,那才是正道。
(责任编辑: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