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业绩不佳茅台罕见跌停 市场或反应过度
京华时报讯(记者胡笑红)上周末发布的半年报让茅台股价周一开盘后罕见跌停,截至昨天收盘,贵州茅台收报151.92元,跌幅9.99%,股价创近3年来最低。
史上第三次跌停
昨天,贵州茅台低开低走,开盘后10分钟即封住跌停板,盘中虽一度小幅拉起,但午盘后再度封住跌停板,成交额达到了惊人的34.38亿元。
据悉,这是茅台2001年上市后的第三个跌停。自其上市以来,仅在2007年2月27日出现尾盘瞬间跌停情况,但是当天沪指大盘暴跌8.84%,史称“黑色2·27”。随后一次出现在2007年10月24日,茅台惊现“乌龙指”事件,股价瞬时跌停,但当日仍以红盘报收。
昨天,酒类股在茅台大跌带动下整体收低,截至收盘,板块跌幅为2.5%。
大跌与中报有关
外界普遍认为茅台此次跌停与上周六发布的中报有关。根据中报,茅台的预收款余额大幅下降83.6%至8.35亿元,这一数字在年初为50.91亿元。预收账款余额的大幅下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销商对白酒市场的信心不足。另外,中报还显示,贵州茅台收入、净利润增长率创10年新低;受渠道拓展影响,茅台不得不主动加大广告宣传和市场拓展力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7%。此外,外界也有说法称跌停的因素还包括限制“三公消费”、反腐力度加大,从而波及茅台的大客户。
■专家看法
市场反应过度
“我认为市场反应有点过度”,对于茅台的跌停,白酒专家铁犁昨天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反应可能是因为茅台的业绩增长率有所下降,还有从产业调整的角度看,未来不排除茅台有负增长的可能。“不过即便未来出现这种最坏的情况,茅台还是个不错的企业”,铁犁表示,首先,茅台的业绩并没有出现大的下滑,另外就算茅台今年全年净利润下滑几十亿,其还有上百亿的净利润,在资本市场,除了银行、石油等垄断行业外,谁也难以达到这样高的利润额。
不过铁犁同时也表示,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上半年,白酒行业报表情况会更难看。尤其是受到“三公消费”限制等政策对高端白酒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责任编辑:郑海斌)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