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背后的逻辑
杨文斌
最近发生的流动性紧缩对金融行业有很大的影响,可能会超过预期。主动挑破泡沫的举措虽然短期内会使金融市场产生动荡,但对中长期金融以及经济的发展是有益的
银行之间的结算出现违约,隔夜拆借利率市场出现飙升,局部瞬间达到过30%;股票市场大幅跳水……罕见的现象也证明了市场上资金面异常紧张的情况。此外,一些货币基金也出现了大规模赎回的现象,尤其是很多货币基金的B类份额,即机构投资的部分出现的赎回要远远大于普通投资者投资的A类份额的赎回情况。整个现象来看,就是“钱荒”,导致市场上利率飙升、收益率上升、局部的违约。
【原因】
——主动挑破泡沫
除了一些季节性的常规原因(临近季度末、大量理财产品到期等)之外,更关键的是管理层正在主动地、提早地降低杠杆,释放风险。
从金融角度来看,美国在2008年开始降杠杆,通过长达5年的时间,其杠杆已经降到2005年的水平。而欧洲方面,虽然调整速度较慢,但这两年也在逐步降杠杆,不降杠杆的就可能出现类似于希腊那样的情况。
而中国这两年其实一直在加杠杆,增加货币投放。加杠杆带来了不良后果,流动性泛滥,各种资产出现泡沫,经济结构难以调整,因为始终有流动性为各类资产和投资作支持。实体经济越来越差,而金融类资产越来越大。现在,中国加杠杆的路已经到了一个拐点,货币再投放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和边际效应已经大不如从前。从风险角度看,加杠杆带来的后遗症却越来越明显。
这使得提早挤破泡沫,让资金回归实业,把地方政府自身、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杠杆比率降下来非常有必要。因此,主动挤破泡沫,出现短期阵痛,付出些经济低迷的代价是值得的,等度过这段经济周期,未来才可能会走上较好的发展道路。这与整个经济转型的逻辑是一致的。
【影响】
——短期波动持续、中期看好
近期市场上观点很多,比较混乱,但有一点基本是共识,那就是短期的流动性危机没有结束,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持续多久,影响多深,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一些期限错配的产品可能会出问题。金融机构近几年发行了大量的期限错配的产品,比如,1至6个月的产品,但实际却通过期限错配投资到1至2年期的产品里。市场上一些信托公司和部分第三方理财机构,都发行过季度期限的产品,这些产品很多都被投入到市场上中长期的理财产品中。这类产品可能首当其冲地会在这轮流动性危机中出现风险。
对于期限错配的产品,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投资者在3个月到期后想退出、赎回资金,但资金实际上已经被锁定在1至2年期的理财产品中,不能退出,出现爆仓。即使项目本身没有出现问题,但流动性错配还是会导致产品不能兑付。期限错配的产品就像“庞氏骗局”,在没有问题的时候一片歌舞升平,投资者不会赎回,或者有新资金不断进入,期限错配可以维持下去;而一旦出现流动性收缩,新资金跟不上,很多产品就原形毕露了。
目前市场上很多所谓的“创新”产品,包括部分信托公司或激进的第三方理财机构都会受到冲击。此外,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也会有风险,银行的资金池很多也缺乏透明度,其中不少也是期限错配。但我们相信,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远远强于信托公司、第三方机构,尤其是大型银行。
后期,这样的局面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中长期来看,主动挑破泡沫,让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杠杆,这对中长期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有利的。对于股票市场也一样,短期指数调整会带来很大的痛苦,但对于很多企业、上市公司却是一剂良药,逼着大家珍惜资源、加快调整。
【信托】
——国企背景产品仍可投资
关于集合类信托产品,可以看成是信托公司发行的金融债券,所以发行方的背景非常关键,央企、国企背景的信托抵御风险能力最高。在刚性兑付的背景下,这些信托公司违约的可能性较小,如果连这些公司都出现风险,那么整个行业可能早就溃不成军。
虽然这还不会打破信托产品整体的刚性兑付格局,但是局部的个别信托公司,可能会因为期限错配等原因出现风险。而国企、央企背景的信托公司出现这样情况的概率较小。目前来看,这次流动性紧缩,是在控制之内的一次良性调整。
目前,信托资产总规模大概9万亿元,到今年上半年很可能达到10万亿元,这些资金中2/3是来自于银行的理财产品对接,只有1/3才是真正的集合信托。这意味着,很大一块的信托投资需求会随着银行的收紧而减小。因此,未来一段时间,集合信托类的产品供应会比较充足。同时,这一轮流动性紧缩带来的股市非理性下跌,也能为以后股市走上中长期的良性发展之路埋下伏笔。
此外,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特别提醒投资者关注国内私募类对冲基金和美国的投资机会(例如美元产品和QDII类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