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多管齐下揽储 100万存一年当场可提6万

2013年06月28日 10:09   来源:西安晚报   

  适逢年中考核,又赶上流动性趋紧,银行员工近日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一方面顶着压力多方吸储;另一方面要忙着卖理财产品。前日,记者了解到,某股份制银行给员工发送的短信中标明让其动员亲朋好友来购买理财产品。

  事实上,银行每到季末年中都是考核节点,为应对考核,多家银行不惜花“血本”揽储,而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的年中考核尤其紧张,不少银行除了发行收益动辄破“6%”、多则破“10%”的理财产品外,甚至还拿出比平日高出十几倍的存款“返点”吸引顾客。此外,也有银行通过产品设计、系统升级等手段,将存款“hold”到7月1日。

  招数一

  发高收益理财产品

  最近几日,不少市民都收到了银行发来的推介理财产品的短信。各银行最新推出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都高得惊人,动辄6%,多则甚至可以到8%。

  “某银行的销售经理一天给我一个电话,告诉我有什么产品,但可惜的是,有的理财产品甚至在发售的几分钟内就被抢光。”广州市越秀区一位投资者黄女士表示。

  早在6月中旬起,不少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就已悄然提高了发售频率。上周,市面上资金紧缺的消息传来,多家银行开始抢推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的产品,建行上周甚至推出5万元门槛、预期年化收益率飙至7.39%的短期理财产品。

  招数二

  贴息返还额升十几倍

  此前有报道称银行为了揽存,将摊位摆到了小区内,并打出送米送面的旗号。记者了解到,除了存款送礼品外,不少银行还表示可赠送一些额外的业务,如某股份制银行珠江新城支行就可存款送一年免费的保管箱业务。

  有的银行直接给出现金奖励,“近期,我们揽存的压力大,一般拉来存款都有‘返点’,一般是万分之几,这几天甚至到了千分之几。”一位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除了直接“返点”,有的银行还会出更加高的价码。“100万元存一年定期,只要承诺一年内不提前支取,储户当场就可以提取6万元贴息,到期再拿3.3万元利息。”近日,有媒体曝出有资金“掮客”开出如此贴息存款价码。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包括兴业、平安、中信等在内的银行目前都开通了绿色通道供客户免费转钱。

  “其实这部分成本是收单银行自己承担了。”该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招数三

  到期日跨越节点

  26日,市民白小姐(化名)向记者爆料称,她去年购买的一款一年期的理财产品,产品去年6月28日成立,她当时没注意,但是想要拿出来买最近的理财产品才发现,那款产品的期限是367天,也就是说要到6月30日才到期。“这种设置太奇怪了,显然就是想把产品留过考核节点。”

  另一位周小姐也表示,26日其购买的一款保本型理财产品,产品期限是191天,预期年化收益率是6.3%,“产品到期日是1月4日,刚刚跨过了一个季末”。

  “把到期时间设置到月底最后一天或下一个季度初,这样就可保证资金在到期后,客户无法赎回,自然就成为了银行年中或者季末考核的成绩。”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招数四

  系统暂停交易

  此外,26日,记者在某银行官网上看到了一则公告:“我行将于2013年6月28日15:15至2013年6月30日19:00进行系统升级。受系统升级影响,天天理财系列产品将于2013年6月28日15:15至2013年6月30日19:00暂停受理交易,请您提前做好资金安排。”

  以往坊间也传闻,银行在年中、季末考核的时候,为保证自己账户内的资金不被挪走,甚至会通过系统升级等方式来限制资金流动,“这种手段其实是银行惯用的伎俩,以前我还遇到季末最后一天网银无法操作的。”有业内人士称。

  短期债基 年化收益率超6%

  持续紧张的流动性局面使得市场资金价格高企,一些敏锐的投资者早已“闻风而动”。记者从农行多家网点支行了解到,短期理财债券基金是最近客户咨询最多的产品之一。短期理财债基在近期的市场波动中的表现也格外亮眼。不少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超过6%,部分产品年化收益率一度高达14%。

  受财政存款上缴、国企缴税、债市监管风暴及新增外汇占款下降的影响,流动性自5月下旬以来骤然收紧,进入6月后更呈现出越演越烈之势,短期利率飙涨几近疯狂,随着资金紧张态势的持续,中长端收益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出现上行。现券收益率上行对市场上现有债券基金的投资收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却为新的债券基金提供了良好的建仓契机。

  将于下周一面市的南方稳利1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且其中对信用类固定收益金融工具的投资比例合计不低于基金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的80%。该基金每个运作周期为一年,封闭运作,期间每3个月开放一天接受限量赎回。在封闭期内基金规模相对开放债基而言更加稳定,可通过投资流动性不强、但收益较高的产品,或投资价值被低估的产品持有到期,以获得超额收益。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理财基金主要投资对象为银行协议存款等货币工具,而银行协议存款的利率往往随着SHIBOR(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利率波动。

  1592款理财产品

  本周到期

  随着央行出面“辟谣”,近日市场资金面稍有宽松,SHIBOR(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曲线逐渐回落。不过,月末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可能带来新一轮冲击。此前,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报告称,6月底最后10天将有1.5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到期。

  那么,6月底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究竟有多少?普益财富最新研究数据显示,6月最后一周,银行到期理财产品一共1592款。普益财富最新研究数据显示,6月最后一周,银行到期理财产品一共1592款,排名靠前的银行是:建设银行191款,兴业银行107款,招商银行106款,广发银行96款,华夏银行88款,工商银行85款,光大银行60款,中国银行57款,中信银行50款,平安银行44款,浦发银行43款,民生银行42款。

  这1592款产品到期的理财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规模呢?

  理财专家徐建明表示,尽管有些银行为了冲业绩,在这个点到期的理财产品可能多一些,但不会太多,总规模不会达到1.5万亿元。一般来说,按照发行规模叠加统计,1.5万亿元要打个七折,有个1万亿元就不错了。

  如此高的预期收益率,是否会造成兑付风险?徐建明表示,现在做得比较激进、表外资金比较大的是股份制银行,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上半年就开始资金紧张,有些银行最容易发行短期产品以解燃眉之急,然后等着央行放松资金。没想到央行一度不松口。

  “哪有那么紧张呀!没有钱就去拆,只不过成本高一点,总有拆来的,产品到期接着发就可以了。”某银行首席理财师表示。


(责任编辑:韦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