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2012年平均下跌1.82% 大宗商品超级牛市或已结束

2013年01月11日 18:10    来源: CE.cn     陈云富 高少华

  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11日在上海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大宗商品的平均跌幅达到1.82%,延续2011年下跌势头,预示大宗商品市场此前持续十年的超级牛市行情或真正走向终结。

  数据显示,在2012年生意社重点跟踪的58种现货大宗商品价格中,环比上涨的品种为21种,其中涨幅前三的产品包括两种化工产品和一种农副产品,而下跌的商品达37种,占比超过60%,尤其是橡胶以及煤炭品种的跌幅居前,综合市场的年度平均跌幅达到1.82%。

  “2012年大宗商品市场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延续、分化和破位。”生意社总编刘心田表示,2012年商品市场延续了2011年市场跌多涨少的情况,同时各大板块也不再齐头并进,尤其是农副产品的上涨与钢铁行业的下跌形成鲜明对比。另外,能源产品的动力煤、橡胶以及钢铁上游铁矿石在年内都大幅下挫,市场破位下行的态势明显。

  大宗商品是经济的晴雨表,在众多分析人士看来,2012年全球经济在欧债危机、中国经济减速等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尽管各大央行再次集中“放水”,但亮点依然乏善可陈,所以商品价格的下行基本在情理之中。

  对于2013年,包括生意社等众多机构预计仍不乐观。“上半年的波动或较大,目前市场转暖的心态引发的商品市场1月、2月份行情后或将是3月、4月份的回落整理。”刘心田认为,商品市场上涨的趋势并不稳固,典型的是铁矿石,此前受库存补充以及投资预期带动,铁矿石价格已持续上行至每吨160美元左右,但下游需求并未明显改善。

  而作为最受市场关注的原材料价格,国际油价的弱势或已不可避免。“美国页岩油气的开采将深刻改变美国原油的供求,进而不仅会对全球的原油供需产生影响,包括地缘政治、国际政治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影响。”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胡俞越说,从目前来看,2013年大宗商品价格难有明显的上升行情。

  价格连续的弱势预示着商品的超级牛市或已结束。跟踪一揽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CRB指数显示,从2001年到2010年,CRB指数累计涨幅超过200%,创下了过去数十年中涨幅最大的十年。“十年超级牛市行情的重要推动因素是中国市场的需求,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以及出口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等因素叠加,显然这些因素目前都在逐渐远去。”瑞银的分析也指出。

  “随着大宗商品越来越金融化,未来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因素一方面是商品自身的供需状况;另一方面是货币的供求关系。”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主要经济体大多仍在选择扩张货币刺激经济增长,但商品本身需求疲软的态势已难独撑大涨行情。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012年平均下跌1.82% 大宗商品超级牛市或已结束

2013-01-11 18:10 来源:CE.cn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