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假平台假K线,诈骗超6亿,这起特大非法期货诈骗案究竟如何诱惑受害者?

2024-04-12 14:07 来源:财联社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凭借假平台假K线,诈骗超6亿,这起特大非法期货诈骗案究竟如何诱惑受害者?

2024年04月12日 14:07    来源: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1日讯(记者 肖斐歆)近日,甘肃兰州警方侦破一起特大非法经营期货案,总涉案金额超过6.45亿元。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96人,上网追逃6人,捣毁网络平台不法窝点15处。调查后发现,该犯罪团伙通过搭建虚假期货交易平台,采用“恶意喊单”、快进快出等方式诱骗投资者频繁交易,导致投资者亏损。

  随着新媒体和线上渠道的流行,投资交易在更为便利的同时,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变大。不少投资者由于相关交易经验尚缺或是受到夸大、虚假宣传的诱惑,踏入骗子精心设下的局。

  多方位“圈钱”,k线图、分时图走势均为伪造

  案件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21年7月,兰州某商品交易公司在未获得经营期货业务资格的情况下,购买软件私自搭建交易平台,通过编写运算代码对数据进行更改,从而在平台上伪造了虚假期货大盘数据K线图和分时图走势。

  夸张的是,为了图省事,有些期货品种的走势甚至是一模一样的,但大部分受骗的投资者未能察觉。例如原油和石蜡这两期货品种,诈骗团队会强行解释说石蜡是油的衍生品。对于期货了解甚少的投资者,也会信以为真。

  搭建完平台之后,该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还与一些吸粉引流的团队合作。先让一些“投资导师”在线分析股市和期货市场走势,团队内的水军则负责在直播间互动、点赞,让路过的投资爱好者误认为这些投资导师资深专业,并在直播间的引导下进入虚假期货交易群。

  一旦进群,这些“专业”导师会坑蒙拐骗投资者下载虚假期货交易平台,进行投资注册。投资者在诱导下购买各类虚假产品、频繁交易。一方面,看似正常亏损的钱早已通过虚假期货交易平台落入了诈骗团队的腰包;另一方面,高额的手续费加上快进快出的交易方式,也让诈骗团队赚得盆满钵满。

  为了加快骗钱的速度,诈骗团伙在交易平台上设置了强制平仓线。当客户的交易保证金不足,并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补足时,投资者将触发强平线而直接出局。同时,诈骗团伙还采用了加20倍杠杆的方式,进一步放大亏损程度,加速投资者的亏损速度。

  除此之外,收取延期费也是该虚假期货交易平台“圈钱”的一大方式。哪怕投资者不去操作,每天仍会被收取万分之一的费用。

  据悉,该虚假交易平台注册会员7400余人,涉案金额超6.45亿元,受损投资者达3300余人,受损金额超2.24亿元。

  私自搭建分仓软件层出不穷

  随着新媒体和线上投资渠道的流行,未取得期权期货经营资质,私自搭建分仓软件并通过团队“吸粉引流”的非法操作似乎多了起来。

  2023年12月,四川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已配合公安机关查处辖区内首例“期权类”非法经营案。该案件自2020年开始,涉及投资者上万人,涉案金额8300余万元。

  该案件与兰州非法经营期货案相似的点在于,两者都是诈骗团队购买软件私自搭建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渠道夸大宣传,诱导投资者参与交易。具体来看,四川非法期权经营案中,犯罪嫌疑人购买软件开发服务,组织搭建“上证ETF期权”、“沪深期权”、“期权策略通”等3套具有分仓功能的期权交易软件,私自接入证券公司交易系统,使交易软件具备交易“上证50ETF”期权的功能。

  随后,犯罪嫌疑人发展了多级代理商,设立了多个市场主体,通过线上渠道夸大、虚假宣传,一步步将不知情的投资者骗入局。该期权交易软件将手续费作为获利大头,软件后台对每单交易自动收取15元手续费,这就使得各级代理商唆使投资者频繁买入卖出,牟取更多收益。而大多数投资者对期权交易了解甚少,交易过程中未能有效识别风险,遭受严重资金损失。

  结合以往案例,不难发现,非法期权期货平台的搭建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未取得相关经营业务资格的情况下,平台将这些不合格投资的订单和资金收集过来,通过自身正规途径开立的衍生品账户发给交易所,唆使他们频繁交易,赚取高额手续费。二是虚假搭建平台,投资者的订单甚至都没有投入真正的期权期货市场,交易平台上的数据全是假的,交易金额全数落入了诈骗团队的口袋。

  在搭建非法或虚假交易平台后,往往会有“财经大V”、所谓“专家人士”出场为其造势宣传,通过直播间、自媒体等多种方式忽悠投资者加入微信群,诱导他们下载相关平台APP开户进行交易。有些会使用极具诱惑力的词汇来吸引投资者,如“高杠杆、高盈利”、“几千元即可开户做期权”等。

  上海“财经大V”徐晓峰就是其中一例典型。徐晓峰作为坐拥400万粉丝的“财经大V”,却滥用自身影响力,自2021年起,在微博、直播间发布虚假投资平台广告信息,诱导投资者在黑平台上交易50ETF期权。这类“割韭菜”行为最终也使得徐晓峰因犯非法经营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虚假广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10个月,并处罚金258万元。

  多地监管、机构投教行动正在路上

  线上渠道在为投资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了鱼龙混杂的风险。对于经验尚缺的投资者,如何擦亮眼睛辨别网络上的证券活动交易愈发重要,不少地方监管机构、证券分支机构、交易所对此进行了投教。

  大连证券期货投资者保护平台在公众号上提醒投资者,根据有关规定,从事期货投资咨询服务,必须依法取得中国证监会的业务许可;无资格机构和个人向投资者提供期货分析、预测或建议等直接或间接有偿咨询服务的活动,均为非法推荐期货活动。

  东方财富证券阜阳颍淮大道证券营业部给出了非法经营股票期权平台的“三大”特征。一是投资者无须去正规证券或期货公司开通账户,也不必进行视频认证,仅需要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账户即可完成注册;二是这些平台没有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内控合规机制不健全,权利金要求过高,缺乏资金第三方存管机制;三是这些平台往往使用“高杠杆”、“亏损有限而盈利无限”、“亏损无需补仓”、“老师指导保证赚钱”等误导性宣传术语,片面强调甚至夸大个股期权的收益,弱化甚至不提示个股期权风险。

  山西证监局则针对网络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常见骗术进行了总结,分别是假冒合法机构、直播间荐股背后的“杀猪盘”、专家免费推荐牛股、以“内幕消息”等诱饵行骗、非法代客理财、销售炒股软件、诱导参与新品种投资、以“挽回损失”等名义二次行骗、虚假“原始股”“转板上市”“海外上市”、出售“投资者教育”或“炒股”课程。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