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织防非宣传网,构建健康金融生态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韫)为增强居民群众的防范非法集资意识,认清非法集资的特征、形式,提高群众辨别非法集资的能力。今年以来,杨园街道办事处在武昌区处非办的大力号召和支持下,联合区检察院、杨园派出所等多家单位,广泛开展系列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推动防非反诈工作落到实处。
防范养老变坑老,反诈宣传进社区。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部分不法分子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打着“互联网+”“区块链”“碳金融”等新兴产业的噱头,诱骗老人加入虚假投资平台。为做好辖区内涉老养老领域的防非工作,杨园街道积极联合武昌区人民检察院第一监察部、杨园派出所等单位,手把手教授老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展“防非宣传进影院”“中秋反诈学习会”等特色活动,结合典型案例,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反诈知识宣传普及活动。
防范融资变非法集资,金融服务送上门。随着经济逐渐回暖,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杨园街道从遏制增量、化解存量等方面,切实做好防范涉企非法集资相关工作。杨园街道积极对接银行、风投等金融机构,举办5场银企专题对接会,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上门”金融服务。定期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辖区金融服务机构清查行动,逐户上门排查风险,积极引导辖区金融服务走上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防范暴富变暴“负”,反诈先锋在路上。打击非法集资行为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杨园街道进校园、进楼宇、进小区,组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者反诈先行、党员干部共筑安全防线等多项防诈反诈教育活动,培养一批具备专业反诈知识和高度反诈意识的“反诈先锋”,切实提高群众对防范非法集资的重视程度。
下一步,杨园街道将继续建立健全常态化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切实保护好辖区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好地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