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有新玩法啦?”昨天15时,魏公村附近一栋办公楼里,从电脑屏幕上花花绿绿的调色板移开眼睛,伸了个懒腰,在一家手游公司工作的曹斌下意识里第一个动作便是抓起桌上的手机,打开微信。尽管中午吃饭时他还和朋友用微信聊过天,这才没多久,微信页面已经有了变化——“我的银行卡”页面,一个黄色小人标志的“今日美食”悄然上线。
“前两天想去吃的‘东北虎家常菜’正好有团购!4人餐,158元。”好奇地点开,曹斌发现,不需要报出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手机屏幕上立刻塞满了所在地附近的餐馆团购券。和几个同事一商量,他们爽快地把晚上的同事聚餐敲定在了和公司相隔一条马路的餐馆。
1个小时后的上海,“黄色小人”缘何入驻微信有了解释。
大众点评昨日宣布,腾讯入股大众点评,占股20%。不仅是微信,作为大众点评品牌商标的黄色小人也在同一时间进驻QQ等腾讯产品。腾讯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腾讯将在大众点评拥有一个董事局席位,不过具体投资金额不予披露。
尽管和此前百度整吞糯米的大手笔相比,腾讯目前只占大众点评的20%股份,一直有着独立上市打算的大众点评CEO张涛也在强调公司将维持独立发展,但昨日的这条消息仍引发了业内的极大关注。
作为其中一环,“手机购美食”折射出的是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公司,正在“接管”我们的生活。
“余额宝、理财通的收益率决定我的早餐菜单。”每天起床前,曹斌就会拿起手机看一下。琢磨着自己快到“而立之年”,去年年底尝试理财的他分别在支付宝和微信里放了两三万元钱,看一眼余额宝、理财通今儿又“赚”了利息,已成为叫醒他起床的最好方法。
去年6月,阿里以一招余额宝,开启互联网金融热潮,支付宝移动端装机量大幅增长;有着微信利器的腾讯更是推出了只针对手机端的理财产品“理财通”。原本和普通人生活有些距离的理财产品,在移动互联的引导下,一跃成为“枕边”的亲密伙伴。
上午9时,一边下楼,家住方庄芳城园小区的胡小姐一边在好朋友的微信群里发了条语音。在一家医药公司做销售快5年时间,原本不少用QQ联系的客户近来都“搬家”到了她的微信上。
“今儿嘀嘀打车补12块钱啊,快的还是13,小伙伴们别忘了用。”胡小姐租的房子距离公司大概五六站公交距离,这几天她果断地选择使用打车软件上下班。“我算过了,来回一趟花不到两张地铁票的钱,还不用挤上挤下。”
这就是近期席卷大街小巷的“手机打车热”。推动者无他,还是腾讯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将自己的支付宝、微信等拳头支付产品接入打车软件,用户在享受打车实惠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移动支付习惯。而看似“BAT”(百度、阿里、腾讯)俱乐部“三缺一”的打车格局中,无论是嘀嘀或是快的,使用的也都是百度提供的LBS地理位置服务。
如今,在个人生活中占据颇重分量的娱乐、饮食同样进入“接管”之列。
“先用地图点个菜吧。”临近傍晚的交通高峰,刚把车子开进二环路,在一家中美合资的大都会人寿保险上班的田鹏,看着眼前实时路况图上的拥堵标识,扭头对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朋友说道。这是阿里巴巴将刚刚完全纳入麾下的高德地图和自己原有的淘点点应用打通后的一次尝试,也被业内解读为意在“狙击”腾讯和大众点评联姻。用户可以在地图的商户详情页面里按下“一键点菜”,进餐馆后只需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厨房就开始上菜了。
这就是移动互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随着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不断渗入用户日常生活领域,从衣食住行到工作理财,一天24小时人们慢慢发现已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