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强投研体系及人才梯队建设,光大保德信基金近一年9只产品跻身同类前十

2025-03-21 17: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强势出圈,成为引发市场对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重要契机,大力提振了市场投资热情。 

  在去年以来市场的上涨行情中,光大保德信基金凭借专业扎实的多元化投研能力,打造出多只业绩亮眼的产品。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光大保德信基金旗下13只产品近一年收益率在同类中排名前10%,其中,9只产品收益率位居同类前十。① 

  聚焦深度研究 

  打造权益投资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来,市场风格几经变化,光大保德信基金通过持续迭代投研体系与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在主动权益投资领域力争获取更多超额收益。据悉,目前公司旗下权益产品矩阵完备,特色鲜明,广泛覆盖了智能汽车、高端制造、消费、医药等多个领域,并且前述各大行业、风格的投资赛道,均有长期精研且优势显著的基金经理掌舵领航。 

  以权益投资领军人物房雷为例,他长期深耕大科技领域。多年卖方和买方研究经验,使其能够从宏观经济周期角度剖析大类资产配置机会,并从产业结构变迁和制度红利中敏锐地捕捉企业成长价值。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房雷管理的光大动态优选和光大景气先锋两只产品,近一年收益率在全市场148只偏股型基金中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其管理的另一只产品光大产业新动力,近一年业绩也跻身灵活配置型基金前九。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只基金近两年也均跻身同类前十,表现不俗。 

  光大保德信基金股票研究部总监崔书田研究视野宽广,在担任基金经理之前有着10余年研究生涯,自2020年7月开始担任光大中国制造基金经理,在大制造板块造诣深厚。在投资中其采用GARP策略,既追求成长股,也追求低估值和安全边际。他所管理的光大专精特新,精准聚焦于具备专精特新特征的优质上市公司,这一投资方向紧贴时代发展脉搏。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该产品近一年收益率在全市场1745只偏股型基金中排名前15%。② 

  曾在香港外资资管机构积累了近十年工作经验的国际业务部总监詹佳,有16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11年组合管理经验,在投资管理中始终将追求更优风险收益比作为核心目标,其采用“三高一低”选股策略——即高空间、高壁垒和高效率,并结合低波动率选股。具体到投资操作上,詹佳的做法是,通过对申万一级行业所有5年的平均roe和5年的平均年化波动率进行排序,最终选出几个高收益、低波动的行业。除此之外,他还会在组合里进行景气轮动,最终构建出高年化ROE与低年化波动率兼具的组合。据银河证券,截至今年2月底,其管理的光大先进服务业近五年位列灵活配置型基金前17%(65/399)。 

  此外,作为国内最早组建量化投资平台的公募之一,光大保德信基金曾在2004年发行了业内第一只具有鲜明量化特征的公募产品——光大量化核心基金。此后二十多年来,光大保德信基金从未停下在量化领域的探索与深耕,在风险控制、因子库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有深度有宽度的业务积累,近年来多只产品超额收益凸显。指数增强型产品例如光大保德信中证500指数增强,近一年业绩回报为24.06%,大幅跑赢同期中证500指数涨幅15.50%,相对同期14.87%的业绩比较基准涨幅也超额近十个百分点。近两年也跑赢业绩基准逾12%,在银河证券同期增强规模指数股票型基金中位列第11。全市场量化策略型产品的代表产品譬如光大量化核心,近一年收益率35.71%,相较于同期14.52%的业绩比较基准涨幅超额收益达21.19%,根据银河证券,在标准股票型基金中位列前20%。③ 

  深耕固收多策略 

  打造稳中求进的固收精品线 

  因相较于权益产品更低波稳健的特性,固收类产品始终在资产配置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光大保德信基金在权益投资领域斩获诸多亮眼表现的同时,也始终专注于打磨固收业务这一金字招牌,持续提升专业能力,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投资选择,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的需求。 

  近两年,伴随着无风险利率的持续走低,传统固收投资的盈利空间日益狭窄,这一趋势让不少投资者陷入困境。而光大保德信早在2017年便研判固收多策略将是未来市场变化中值得投资者配置的业务领域,因此逐步全面从产品开发、投资人员和投资体系方面展开布局。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运用债券、股票、可转债等多资产类别,通过灵活多样的投资策略,为不同收益风险偏好的客户提供相匹配的产品。在确立新的战略方向后,当时光大保德信很快就在副总经理董文卓的带领下,将原本的固收大部门划分为更细分、更专注的多个团队。 

  其中,由公司总经理助理、固收多策略投资部总监黄波带领的固收多策略团队,近年来通过挖掘可转债、股票等元多资产和策略,打造了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固收多策略产品线。譬如以追求稳健为代表的固收多策略产品——光大增利,A份额过去一年业绩为10.83%,同期基准8.57%%,在全市场249只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中排名第8。此外,光大增利不仅短期实力强劲,长跑能力也格外突出。根据银河证券,过去三年、五年、七年均跻身同类前10;以积极进取型为代表的固收多策略产品——光大中高等级,A份额过去一年业绩达26.15%,跑赢同期基准8.57%,位列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第一。值得一提的是,积极进取型的另一只固收多策略产品——光大添益,过去五年、七年业绩分别位列同类第二、第一;以攻守兼备为代表的固收多策略产品——光大安瑞,近一年业绩亦位列同类前7%。④ 

  具有卖方研究、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多元组合管理经验的李怀定是固收信用纯债投资部总监,他是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在实际的投资中,他在结合宏观经济的大方向下,把握不同债券基本面的变化,挖掘市场投资机会,不仅在资产选择和基金管理中控制回撤,也会充分考虑资产和策略之间的相关性,追求组合波动的可控性。其管理的光大尊颐、光大尊裕近一年均排名同类前17%。⑤ 

  固收研究部联席总监邹强擅长宏观策略研判,能以开阔的视野发掘大类资产的市场机会。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邹强管理的光大晟利A、光大安诚A、光大尊利三只产品近一年收益率均排名同类前列,分别位居第六、第八和前11%。⑥ 

  在定位精准、分工清晰的链条之下,光大保德信固收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够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能力圈的优势;同时,在开放包容的共享体系之下,个人的研究成果又能够及时转变为集体的认知,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研究分享给他人,并在互换知识当中完善自己对市场的判断,从而整个团队因此形成了多线程作战的能力。 

  老中青三代接力 

  打造阶梯化投研团队 

  在公募基金这一轻资产领域,优秀业绩的根基在于硬核的投研实力,而人才则是构建这一实力的关键基石,堪称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光大保德信基金对此有着深刻的认知,长期以来,始终专注于打造一支兼具开放视野、持续成长动力以及追求长期卓越的人才队伍,以此作为推动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 

  公司自成立以来,便奠定了多元化的研究基础,涵盖国际经济、国内宏观政策、A股上市公司、投资策略及债券市场等多个领域。同时,通过实施“导师制”和“金银股”机制,激发研究活力,为人才成长提供有效路径。每位研究员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通常是拥有十年以上投研经验的资深基金经理。在老中青三代的“传帮带”模式下,经验丰富的资深老将、风华正茂的中生代实力派和朝气蓬勃的后起之秀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人才生态系统,既有经验的沉淀,又有新鲜血液的活力。 

  在权益投资领域,既有林晓凤、徐晓杰等老牌明星基金经理持续稳定发挥,又有房雷、詹佳、陈栋等凭借上佳投资业绩成为中坚力量。而崔书田、马鹏飞、王明旭等新生代基金经理也凭借着对投资机会的敏锐捕捉,开始在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在固收投资领域,光大保德信组建了多个细分策略团队,以实现专业、精准的投资运作。譬如固收多策略团队由管理过险资、专户和公募基金等多种类型的产品的总经理助理黄波带队,固收低风险投资部由擅长短端理财、货币、摊余等低风险债券投资的固收老将沈荣负责,信用纯债投资部由复旦经济学博士李怀定领衔,而宏观策略负责人邹强则出任固收研究部联席总监。 

  量化业务作为公司长期深耕的领域之一,目前团队由有16年研究经验的朱剑涛执掌。近年来其与王卫林等基金经理一起更新升级了光大保德信的量化投资体系,例如改进现有机器学习模型架构,开发新机器学习模型、尝试更多另类数据挖掘等,推动模型、组合的不断迭代优化。目前,公司量化平台的投资策略库可以适应各种风险收益的配比。 

  往后看,光大保德信基金将始终坚持客户利益至上,以匠心精神打造每一款产品,将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作为不懈追求,坚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初心使命,立足投研能力建设,深耕产品研发创新,聚焦科技赋能增效,与广大投资者和所有同行们一道,凝心聚力,蓄势前行,共同书写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数据来源: 

  ① 数据来源:排名数据来源自银河证券,截至2025.02.28。光大保德信基金近一年排名前10%的13只产品及具体排名分别为:光大中高等级A1/249,同类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光大动态优选A 1/148,同类偏股型基金;光大景气先锋A 2/148,同类偏股型基金。光大添益A 4/457,同类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光大晟利A6/249,同类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光大锦弘A7/331,同类普通偏债型基金(股票上限不高于30%)。光大安诚A 8/457,同类为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光大增利A 8/249,同类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光大产业新动力A 9/423,同类灵活配置型基金。光大恒鑫A 前5%(13/262),同类普通偏债型基金(股票上限高于30%)。光大诚鑫A 前7%(26/423),同类灵活配置型基金。光大安瑞A 前7%(30/457),同类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光大超短债A 前10%(12/127),同类短期纯债型基金。 

  ② 光大产业新动力A、光大景气先锋A和光大动态优选A、光大专精特新A近两年业绩来源自银河证券,截至2025.02.28。具体排名依次先后为4/422(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5/147(同类为偏股型基金)、7/147(同类为偏股型基金),248/1745(同类为偏股型基金) 

  ③ 光大保德信中证500指增、光大量化核心业绩及基准表现已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25/2/17 。前者业绩基准为中证500指数收益率×95%+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后者业绩比较基准为90%*沪深300指数+10%*同业存款利率。光大中证500指增近两年业绩及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8.81%、-4.15%。排名数据来源自银河证券,光大中证500指增具体排名为11/145,同类为增强规模指数股票型基金,截至2025/2/28,光大核心具体排名为63/341.同类为标准股票型基金。 

  ④ 基金业绩数据已经托管行复核,业绩时间截至1.27。排名数据来源自银河证券,截至2.28。光大增利三年、五年、七年分别排名10/211、5/166、/9/128。光大添益同类为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近五年/七年分别排名2/213、1/165。光大安瑞同类为普通债券型基金,近一年排名30/457。 

  ⑤ 排名数据来源自银河证券,截至2.28。光大尊裕、光大尊颐同类均为定开纯债债券型基金,排名分别为110/652、107/652。 

  ⑥ 排名数据来源自银河证券,截至2.28.光大晟利A、光大安诚同类分别为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排名分别为6/249、8/457。光大尊利同类为定开纯债债券型基金,排名67/652。 

  重要提示:房雷,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的硕士学位。2009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江海证券先后担任研究发展部宏观策略分析师、投资部高级研究员,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在平安证券担任综合研究所策略研究组组长兼平安银行私人银行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2015年6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策略分析师、研究总监助理,现任权益管理总部权益投资团队团队长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基金经理,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担任光大保德信红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担任光大保德信永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安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担任光大保德信铭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3月至2024年1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吉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19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动态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优选一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智选18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景气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产业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新机遇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崔书田,CFA,2007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工学、理学双学士学位,2010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在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5年6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高级研究员、权益管理总部股票研究团队团队长助理,现任权益管理总部股票研究团队团队长,2020年7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中国制造2025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担任光大保德信优势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新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1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专精特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5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研究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詹佳,2008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运营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得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忠利保险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分析师;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香港富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中国股票主管、投资分析师;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建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董事、组合管理部门代理负责人;2017年12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权益管理总部国际业务团队团队长一职。2018年6月至2024年7月担任光大保德信鼎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担任光大保德信红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先进服务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5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永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担任光大保德信裕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20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行业轮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品质生活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和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1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创新生活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核心资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7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汇佳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黄波,200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2012年获得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2012年7月至2016年5月在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固定收益部助理投资经理;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在长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固定收益部专户投资经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圆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专户投资部副总监;2019年6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总经理助理、固收管理总部负责人、固收多策略投资团队团队长、固收专户团队团队长,2019年10月至2024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精选18个月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19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中高等级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安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增利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智选18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担任光大保德信欣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担任光大保德信睿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泽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瑞一年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6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阳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李怀定,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至2007年11月任职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在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债券分析师;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在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经济研究所高级分析师;2012年5月至2018年8月在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固定收益投资部高级分析师、债券基金经理助理、债券基金经理;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在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养老保障投资部/个人养老金投资部固收投资经理;2021年6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固收管理总部固收研究团队联席团队长,2021年7月至2024年1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吉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恒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尊裕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尊丰纯债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担任光大保德信诚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9月至2024年1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岁末红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21年11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担任光大保德信裕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22年9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尊颐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6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睿阳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担任光大保德信荣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鼎利90天滚动持有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邹强,2011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学院,2014年获得复旦大学金融学的硕士学位。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国家开发银行工作;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在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宏观及债券策略助理研究员、研究经理;2018年7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债券策略研究员,现任首席宏观债券策略分析师、固收管理总部固收研究团队联席团队长,2020年9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晟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诚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6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永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中债1-5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尊泰三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担任光大保德中短期利率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22年6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尊利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6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恒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陈栋,毕业于复旦大学预防医学专业,获复旦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9年至2010年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担任研究员;2011年在中信证券交易与衍生产品业务总部担任研究员;2012年2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并于2014年6月起担任光大保德信银发商机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2015年4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银发商机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担任光大保德信永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欣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中小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担任光大保德信事件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安和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11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数字经济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马鹏飞,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硕士。曾任浙江康恩贝健康产品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和项目经理,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浙江同花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担任行业研究员;2013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行业研究员;2017年5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高级研究员,现任权益管理总部权益投资团队副团队长,2020年4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消费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担任光大保德信瑞和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睿盈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林晓凤,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硕士学位。2003年至2016年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证券投资部研究员、投资经理、总助、副总监、兴证投资子公司常务副总;2016年6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专户投资部总监,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价值收益1号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经理,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价值收益2号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经理,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光耀量化对冲1号资产管理计划、光大保德信光耀量化对冲2号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经理,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掘金价值1号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经理,现任权益管理总部权益投资团队副团队长,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担任光大保德信一带一路战略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担任光大保德信睿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11月至2022年8月担任光大保德信铭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国企改革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优势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高端装备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年9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睿盈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徐晓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博士1998年7月至2001年9月在吉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任职助理研究员;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在上海邦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职研究部行业研究员;2007年8月至2020年7月在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研究总监助理、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投决会成员;2020年7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管理总部权益投资团队副团队长,2020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红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健康优加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沈荣,2007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得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至2008年9月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任职CAD开发工程师;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职行业研究员;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在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职行业分析师、固定收益分析师;2014年4月至2017年6月在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债券助理研究经理、投资经理;2017年7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公司固收管理总部固收低风险投资团队联席团队长,2017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鼎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尊尚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担任光大保德信添天盈月度理财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0年3月起转型为光大保德信添天盈五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尊盈半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智选18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担任光大保德信睿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担任光大保德信中高等级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5月至2022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尊富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18年6月至2022年7月担任光大保德信超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晟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安泽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尊丰纯债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添天盈五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尊合87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瑞一年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和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现金宝货币市场基金、光大保德信耀钱包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4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朱剑涛,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理学硕士。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在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任职量化研究助理;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在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职金融工程高级分析师;2015年4月至2022年5月在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职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在海南进化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量化研究负责人;2023年8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管理总部量化投资团队副团队长(主持工作),2024年5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一带一路战略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风格轮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诚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智选18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5年3月,拟任光大保德信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王卫林,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在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量化研究员;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量化与指数投资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23年2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管理总部量化投资团队基金经理,2023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创业板量化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锦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王明旭,清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 

  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在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任职研究员;2018年5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员,2021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瑞和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国企改革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智能汽车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5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均衡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进行投资前敬请投资者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光大超短债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1(低风险),适合风险等级为C1(保守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光大晟利、光大安诚、光大恒鑫、光大增利、光大尊颐、光大尊裕、光大尊利、光大安瑞及光大锦弘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2(中低风险),适合风险等级为C2(稳健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光大专精特新、光大先进服务业、光大中证500指增、光大量化核心、光大产业新动力、光大景气先锋、光大动态优选、光大添益、光大中高等级、光大中国制造及光大诚鑫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合风险等级为C3(平衡型)及以上的投资者。敬请投资者关注产品的风险等级与自身风险评级进行独立决策。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或是投资建议或推荐。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净值高低、获奖情况及相关行业排名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持续加强投研体系及人才梯队建设,光大保德信基金近一年9只产品跻身同类前十

2025年03月21日 17:1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强势出圈,成为引发市场对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重要契机,大力提振了市场投资热情。 

  在去年以来市场的上涨行情中,光大保德信基金凭借专业扎实的多元化投研能力,打造出多只业绩亮眼的产品。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光大保德信基金旗下13只产品近一年收益率在同类中排名前10%,其中,9只产品收益率位居同类前十。① 

  聚焦深度研究 

  打造权益投资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来,市场风格几经变化,光大保德信基金通过持续迭代投研体系与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在主动权益投资领域力争获取更多超额收益。据悉,目前公司旗下权益产品矩阵完备,特色鲜明,广泛覆盖了智能汽车、高端制造、消费、医药等多个领域,并且前述各大行业、风格的投资赛道,均有长期精研且优势显著的基金经理掌舵领航。 

  以权益投资领军人物房雷为例,他长期深耕大科技领域。多年卖方和买方研究经验,使其能够从宏观经济周期角度剖析大类资产配置机会,并从产业结构变迁和制度红利中敏锐地捕捉企业成长价值。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房雷管理的光大动态优选和光大景气先锋两只产品,近一年收益率在全市场148只偏股型基金中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其管理的另一只产品光大产业新动力,近一年业绩也跻身灵活配置型基金前九。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只基金近两年也均跻身同类前十,表现不俗。 

  光大保德信基金股票研究部总监崔书田研究视野宽广,在担任基金经理之前有着10余年研究生涯,自2020年7月开始担任光大中国制造基金经理,在大制造板块造诣深厚。在投资中其采用GARP策略,既追求成长股,也追求低估值和安全边际。他所管理的光大专精特新,精准聚焦于具备专精特新特征的优质上市公司,这一投资方向紧贴时代发展脉搏。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该产品近一年收益率在全市场1745只偏股型基金中排名前15%。② 

  曾在香港外资资管机构积累了近十年工作经验的国际业务部总监詹佳,有16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11年组合管理经验,在投资管理中始终将追求更优风险收益比作为核心目标,其采用“三高一低”选股策略——即高空间、高壁垒和高效率,并结合低波动率选股。具体到投资操作上,詹佳的做法是,通过对申万一级行业所有5年的平均roe和5年的平均年化波动率进行排序,最终选出几个高收益、低波动的行业。除此之外,他还会在组合里进行景气轮动,最终构建出高年化ROE与低年化波动率兼具的组合。据银河证券,截至今年2月底,其管理的光大先进服务业近五年位列灵活配置型基金前17%(65/399)。 

  此外,作为国内最早组建量化投资平台的公募之一,光大保德信基金曾在2004年发行了业内第一只具有鲜明量化特征的公募产品——光大量化核心基金。此后二十多年来,光大保德信基金从未停下在量化领域的探索与深耕,在风险控制、因子库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有深度有宽度的业务积累,近年来多只产品超额收益凸显。指数增强型产品例如光大保德信中证500指数增强,近一年业绩回报为24.06%,大幅跑赢同期中证500指数涨幅15.50%,相对同期14.87%的业绩比较基准涨幅也超额近十个百分点。近两年也跑赢业绩基准逾12%,在银河证券同期增强规模指数股票型基金中位列第11。全市场量化策略型产品的代表产品譬如光大量化核心,近一年收益率35.71%,相较于同期14.52%的业绩比较基准涨幅超额收益达21.19%,根据银河证券,在标准股票型基金中位列前20%。③ 

  深耕固收多策略 

  打造稳中求进的固收精品线 

  因相较于权益产品更低波稳健的特性,固收类产品始终在资产配置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光大保德信基金在权益投资领域斩获诸多亮眼表现的同时,也始终专注于打磨固收业务这一金字招牌,持续提升专业能力,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投资选择,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的需求。 

  近两年,伴随着无风险利率的持续走低,传统固收投资的盈利空间日益狭窄,这一趋势让不少投资者陷入困境。而光大保德信早在2017年便研判固收多策略将是未来市场变化中值得投资者配置的业务领域,因此逐步全面从产品开发、投资人员和投资体系方面展开布局。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运用债券、股票、可转债等多资产类别,通过灵活多样的投资策略,为不同收益风险偏好的客户提供相匹配的产品。在确立新的战略方向后,当时光大保德信很快就在副总经理董文卓的带领下,将原本的固收大部门划分为更细分、更专注的多个团队。 

  其中,由公司总经理助理、固收多策略投资部总监黄波带领的固收多策略团队,近年来通过挖掘可转债、股票等元多资产和策略,打造了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固收多策略产品线。譬如以追求稳健为代表的固收多策略产品——光大增利,A份额过去一年业绩为10.83%,同期基准8.57%%,在全市场249只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中排名第8。此外,光大增利不仅短期实力强劲,长跑能力也格外突出。根据银河证券,过去三年、五年、七年均跻身同类前10;以积极进取型为代表的固收多策略产品——光大中高等级,A份额过去一年业绩达26.15%,跑赢同期基准8.57%,位列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第一。值得一提的是,积极进取型的另一只固收多策略产品——光大添益,过去五年、七年业绩分别位列同类第二、第一;以攻守兼备为代表的固收多策略产品——光大安瑞,近一年业绩亦位列同类前7%。④ 

  具有卖方研究、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多元组合管理经验的李怀定是固收信用纯债投资部总监,他是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在实际的投资中,他在结合宏观经济的大方向下,把握不同债券基本面的变化,挖掘市场投资机会,不仅在资产选择和基金管理中控制回撤,也会充分考虑资产和策略之间的相关性,追求组合波动的可控性。其管理的光大尊颐、光大尊裕近一年均排名同类前17%。⑤ 

  固收研究部联席总监邹强擅长宏观策略研判,能以开阔的视野发掘大类资产的市场机会。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邹强管理的光大晟利A、光大安诚A、光大尊利三只产品近一年收益率均排名同类前列,分别位居第六、第八和前11%。⑥ 

  在定位精准、分工清晰的链条之下,光大保德信固收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够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能力圈的优势;同时,在开放包容的共享体系之下,个人的研究成果又能够及时转变为集体的认知,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研究分享给他人,并在互换知识当中完善自己对市场的判断,从而整个团队因此形成了多线程作战的能力。 

  老中青三代接力 

  打造阶梯化投研团队 

  在公募基金这一轻资产领域,优秀业绩的根基在于硬核的投研实力,而人才则是构建这一实力的关键基石,堪称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光大保德信基金对此有着深刻的认知,长期以来,始终专注于打造一支兼具开放视野、持续成长动力以及追求长期卓越的人才队伍,以此作为推动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 

  公司自成立以来,便奠定了多元化的研究基础,涵盖国际经济、国内宏观政策、A股上市公司、投资策略及债券市场等多个领域。同时,通过实施“导师制”和“金银股”机制,激发研究活力,为人才成长提供有效路径。每位研究员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通常是拥有十年以上投研经验的资深基金经理。在老中青三代的“传帮带”模式下,经验丰富的资深老将、风华正茂的中生代实力派和朝气蓬勃的后起之秀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人才生态系统,既有经验的沉淀,又有新鲜血液的活力。 

  在权益投资领域,既有林晓凤、徐晓杰等老牌明星基金经理持续稳定发挥,又有房雷、詹佳、陈栋等凭借上佳投资业绩成为中坚力量。而崔书田、马鹏飞、王明旭等新生代基金经理也凭借着对投资机会的敏锐捕捉,开始在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在固收投资领域,光大保德信组建了多个细分策略团队,以实现专业、精准的投资运作。譬如固收多策略团队由管理过险资、专户和公募基金等多种类型的产品的总经理助理黄波带队,固收低风险投资部由擅长短端理财、货币、摊余等低风险债券投资的固收老将沈荣负责,信用纯债投资部由复旦经济学博士李怀定领衔,而宏观策略负责人邹强则出任固收研究部联席总监。 

  量化业务作为公司长期深耕的领域之一,目前团队由有16年研究经验的朱剑涛执掌。近年来其与王卫林等基金经理一起更新升级了光大保德信的量化投资体系,例如改进现有机器学习模型架构,开发新机器学习模型、尝试更多另类数据挖掘等,推动模型、组合的不断迭代优化。目前,公司量化平台的投资策略库可以适应各种风险收益的配比。 

  往后看,光大保德信基金将始终坚持客户利益至上,以匠心精神打造每一款产品,将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作为不懈追求,坚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初心使命,立足投研能力建设,深耕产品研发创新,聚焦科技赋能增效,与广大投资者和所有同行们一道,凝心聚力,蓄势前行,共同书写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数据来源: 

  ① 数据来源:排名数据来源自银河证券,截至2025.02.28。光大保德信基金近一年排名前10%的13只产品及具体排名分别为:光大中高等级A1/249,同类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光大动态优选A 1/148,同类偏股型基金;光大景气先锋A 2/148,同类偏股型基金。光大添益A 4/457,同类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光大晟利A6/249,同类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光大锦弘A7/331,同类普通偏债型基金(股票上限不高于30%)。光大安诚A 8/457,同类为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光大增利A 8/249,同类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光大产业新动力A 9/423,同类灵活配置型基金。光大恒鑫A 前5%(13/262),同类普通偏债型基金(股票上限高于30%)。光大诚鑫A 前7%(26/423),同类灵活配置型基金。光大安瑞A 前7%(30/457),同类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光大超短债A 前10%(12/127),同类短期纯债型基金。 

  ② 光大产业新动力A、光大景气先锋A和光大动态优选A、光大专精特新A近两年业绩来源自银河证券,截至2025.02.28。具体排名依次先后为4/422(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5/147(同类为偏股型基金)、7/147(同类为偏股型基金),248/1745(同类为偏股型基金) 

  ③ 光大保德信中证500指增、光大量化核心业绩及基准表现已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25/2/17 。前者业绩基准为中证500指数收益率×95%+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后者业绩比较基准为90%*沪深300指数+10%*同业存款利率。光大中证500指增近两年业绩及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8.81%、-4.15%。排名数据来源自银河证券,光大中证500指增具体排名为11/145,同类为增强规模指数股票型基金,截至2025/2/28,光大核心具体排名为63/341.同类为标准股票型基金。 

  ④ 基金业绩数据已经托管行复核,业绩时间截至1.27。排名数据来源自银河证券,截至2.28。光大增利三年、五年、七年分别排名10/211、5/166、/9/128。光大添益同类为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近五年/七年分别排名2/213、1/165。光大安瑞同类为普通债券型基金,近一年排名30/457。 

  ⑤ 排名数据来源自银河证券,截至2.28。光大尊裕、光大尊颐同类均为定开纯债债券型基金,排名分别为110/652、107/652。 

  ⑥ 排名数据来源自银河证券,截至2.28.光大晟利A、光大安诚同类分别为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排名分别为6/249、8/457。光大尊利同类为定开纯债债券型基金,排名67/652。 

  重要提示:房雷,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的硕士学位。2009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江海证券先后担任研究发展部宏观策略分析师、投资部高级研究员,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在平安证券担任综合研究所策略研究组组长兼平安银行私人银行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2015年6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策略分析师、研究总监助理,现任权益管理总部权益投资团队团队长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基金经理,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担任光大保德信红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担任光大保德信永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安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担任光大保德信铭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3月至2024年1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吉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19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动态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优选一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智选18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景气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产业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新机遇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崔书田,CFA,2007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工学、理学双学士学位,2010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在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5年6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高级研究员、权益管理总部股票研究团队团队长助理,现任权益管理总部股票研究团队团队长,2020年7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中国制造2025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担任光大保德信优势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新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1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专精特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5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研究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詹佳,2008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运营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得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忠利保险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分析师;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香港富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中国股票主管、投资分析师;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建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董事、组合管理部门代理负责人;2017年12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权益管理总部国际业务团队团队长一职。2018年6月至2024年7月担任光大保德信鼎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担任光大保德信红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先进服务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5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永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担任光大保德信裕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20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行业轮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品质生活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和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1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创新生活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核心资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7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汇佳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黄波,200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2012年获得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2012年7月至2016年5月在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固定收益部助理投资经理;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在长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固定收益部专户投资经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圆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专户投资部副总监;2019年6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总经理助理、固收管理总部负责人、固收多策略投资团队团队长、固收专户团队团队长,2019年10月至2024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精选18个月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19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中高等级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安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增利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智选18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担任光大保德信欣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担任光大保德信睿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泽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瑞一年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6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阳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李怀定,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至2007年11月任职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在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债券分析师;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在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经济研究所高级分析师;2012年5月至2018年8月在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固定收益投资部高级分析师、债券基金经理助理、债券基金经理;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在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养老保障投资部/个人养老金投资部固收投资经理;2021年6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固收管理总部固收研究团队联席团队长,2021年7月至2024年1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吉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恒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尊裕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尊丰纯债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担任光大保德信诚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9月至2024年1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岁末红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21年11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担任光大保德信裕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22年9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尊颐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6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睿阳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担任光大保德信荣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鼎利90天滚动持有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邹强,2011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学院,2014年获得复旦大学金融学的硕士学位。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国家开发银行工作;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在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宏观及债券策略助理研究员、研究经理;2018年7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债券策略研究员,现任首席宏观债券策略分析师、固收管理总部固收研究团队联席团队长,2020年9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晟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诚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6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永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中债1-5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尊泰三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担任光大保德中短期利率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22年6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尊利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6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恒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陈栋,毕业于复旦大学预防医学专业,获复旦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9年至2010年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担任研究员;2011年在中信证券交易与衍生产品业务总部担任研究员;2012年2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并于2014年6月起担任光大保德信银发商机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2015年4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银发商机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担任光大保德信永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欣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中小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担任光大保德信事件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安和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11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数字经济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马鹏飞,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硕士。曾任浙江康恩贝健康产品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和项目经理,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浙江同花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担任行业研究员;2013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行业研究员;2017年5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高级研究员,现任权益管理总部权益投资团队副团队长,2020年4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消费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担任光大保德信瑞和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睿盈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林晓凤,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硕士学位。2003年至2016年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证券投资部研究员、投资经理、总助、副总监、兴证投资子公司常务副总;2016年6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专户投资部总监,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价值收益1号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经理,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价值收益2号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经理,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光耀量化对冲1号资产管理计划、光大保德信光耀量化对冲2号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经理,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掘金价值1号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经理,现任权益管理总部权益投资团队副团队长,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担任光大保德信一带一路战略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担任光大保德信睿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11月至2022年8月担任光大保德信铭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国企改革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优势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高端装备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年9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睿盈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徐晓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博士1998年7月至2001年9月在吉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任职助理研究员;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在上海邦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职研究部行业研究员;2007年8月至2020年7月在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研究总监助理、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投决会成员;2020年7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管理总部权益投资团队副团队长,2020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红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健康优加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沈荣,2007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得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至2008年9月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任职CAD开发工程师;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职行业研究员;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在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职行业分析师、固定收益分析师;2014年4月至2017年6月在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债券助理研究经理、投资经理;2017年7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公司固收管理总部固收低风险投资团队联席团队长,2017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鼎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尊尚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担任光大保德信添天盈月度理财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0年3月起转型为光大保德信添天盈五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尊盈半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智选18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担任光大保德信睿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担任光大保德信中高等级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5月至2022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尊富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清盘)的基金经理,2018年6月至2022年7月担任光大保德信超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晟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安泽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尊丰纯债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添天盈五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尊合87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瑞一年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安和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现金宝货币市场基金、光大保德信耀钱包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4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朱剑涛,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理学硕士。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在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任职量化研究助理;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在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职金融工程高级分析师;2015年4月至2022年5月在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职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在海南进化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量化研究负责人;2023年8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管理总部量化投资团队副团队长(主持工作),2024年5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一带一路战略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风格轮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诚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智选18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5年3月,拟任光大保德信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王卫林,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在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量化研究员;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量化与指数投资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23年2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管理总部量化投资团队基金经理,2023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创业板量化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锦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王明旭,清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 

  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在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任职研究员;2018年5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员,2021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瑞和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2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国企改革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智能汽车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5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均衡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进行投资前敬请投资者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光大超短债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1(低风险),适合风险等级为C1(保守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光大晟利、光大安诚、光大恒鑫、光大增利、光大尊颐、光大尊裕、光大尊利、光大安瑞及光大锦弘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2(中低风险),适合风险等级为C2(稳健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光大专精特新、光大先进服务业、光大中证500指增、光大量化核心、光大产业新动力、光大景气先锋、光大动态优选、光大添益、光大中高等级、光大中国制造及光大诚鑫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合风险等级为C3(平衡型)及以上的投资者。敬请投资者关注产品的风险等级与自身风险评级进行独立决策。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或是投资建议或推荐。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净值高低、获奖情况及相关行业排名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责任编辑:李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