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规模冲刺戏码如期上演 “关键先生”变了
进入12月,各家基金公司的规模冲刺大战如期打响。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不少基金公司近期在新产品发行和老产品持营等方面都做了诸多布局,以债基为代表的固收产品、ETF成为规模冲刺大战中的关键。对于明年的业务布局,ETF和固收类产品成为不少基金公司业务重点。与此同时,“多资产”“低波”有望成为明年公募投资的关键词。
打响规模排名战
“指数产品太卷了,中证A500ETF等龙头宽基的竞争很激烈,公司希望今年ETF规模再上一个台阶,最近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ETF营销,与往年在年底靠债基冲规模的情况有所不同。”一位大型公募基金公司渠道人士介绍。
进入年底,规模冲刺的戏码如期上演,在最近市场回暖、中证A500ETF等重磅产品频出的背景下,ETF成为今年基金公司拼管理规模排名的关键因素之一。
Wind数据显示,11月全市场共成立了98只基金,合计募集规模1474.16亿元,其中股票型指数基金的募集规模达到了1036.98亿元,占比超七成。12月以来,有12只股票型指数基金开始发行。与此同时,一些ETF规模持续攀升,比如广发中证A500ETF,截至12月6日,已连续15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期间累计净流入额达131亿元。
ETF管理规模攀升,也让一些基金公司总管理规模排名实现跃升。比如目前ETF管理规模排名第三的华泰柏瑞基金,凭借今年ETF管理规模大增,非货管理规模名次进入行业前十。
在火拼ETF的同时,债基也是基金公司年底规模冲刺的利器。“规模仍然是公司重要的考核指标,各家在规模排名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稍有掉队,大家都会非常紧张。”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临近年末,机构都在抢配债基,各家基金公司也会抓住机会扩大债基的规模,为明年业务打下较好的基础。
指数与固收产品是布局重点
基金公司除了冲刺管理规模排名,也会积极布局来年,尤其是在产品的布局方面。
发展指数产品已成为不少基金公司的共识。一位头部基金公司营销负责人介绍,近两年跨越式发展的ETF产品明年仍是基金公司发力的重点,“被动产品的发展是大趋势,公司不能在这时掉队,无论是在产品开发还是在渠道资源上,公司都将不遗余力地投入”。
易方达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经理林伟斌表示,ETF本身的商业模式偏向普惠,对标美国等成熟市场,被动权益类产品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另一家基金公司产品负责人表示:“从中证A500指数产品的竞争来看,指数产品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我们明年要继续完善公司的指数产品线,填补在一些领域的空白。”
固收产品同样得到了不少基金公司的重视。“固收产品对基金公司管理规模非常重要。”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高管坦言,“基金公司要稳定发展,管理规模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近两年主动权益类产品遇冷,公司此前在固收投资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所以明年要提升固收投资能力,增加固收产品规模。”他介绍,公司近两年引进了不少固收方面的人才,明年将把固收产品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
一家“固收大厂”人士表示,将巩固固收投资优势,完善固收产品线,为不同风格偏好的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持续做大固收产品规模。另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介绍,固收方面,除了常规品种外,“固收+”是明年布局的重点方向,希望通过“固收+”产品拉动规模的增长。
聚焦“多资产”“低波”
在主动权益类产品方面,华南某小型公募机构人士表示,考虑到ETF前期投入大,所以公司暂时不会涉足ETF,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主动权益类和固收产品是公司的重点业务。公司相对更看好权益市场的表现,所以明年计划新发主动权益类产品,与此同时,市场回暖,现有主动权益类产品业绩回升,也会利用这一契机做好老产品的持营。另一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明年将新发产品,“我们布局了红利产品,也会结合绩优基金经理的优势,去布局一些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基金公司在规划明年的业务时,都提到了多资产布局。“明年我们布局的重点大方向包括权益、固收、‘固收+’、多资产和跨境等。”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产品负责人表示。
雪球资管投资总监、长雪全天候基金经理杨鑫斌认为,就单一市场而言,长期持有风险资产的过程中有很多挑战,而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并没有降低远期回报,但是路径更加平稳、平衡,从而保证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不会有类似“过山车”的投资体验。在构建宏观对冲投资组合时,平衡性的投资理念十分重要。
此外,还有多位公募基金人士建议关注“低波”产品。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王保合认为,稳增长、防风险是当前投资主线,市场波动往往孕育着投资机会。建议低风险偏好投资者把主要资产配置在低波品种上,并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另外,指数增强策略、被动行业指数策略以及主动量化策略,则可以满足进取型投资者的配置需求。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