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王帆:与投资者长期相伴 打造一批“长寿型”FOF

2024-09-09 08:13 来源:东方财富网

  “对于大部分财富管理类客户来说,FOF在理财替代、特定品类基金投资解决方案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时至今日,这些优势依然存在,只是在等待一个重新出发的机会。养老FOF是个人养老投资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税收优惠,如果时间足够长且权益市场长期趋势向上,在政策的支持下,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天弘睿享三个月持有、天弘永丰稳健养老一年持有FOF基金经理王帆告诉记者。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对于一名基金经理来说,职业生涯开启的时点大有讲究。 

  2021年底成为一名FOF基金经理的王帆,起步的时点不能算太好,但他仍然为所管的第一只产品做好了各种准备。 

  “我管理的第一只公募产品是天弘旗舰精选。当时我的职业发展路径已经覆盖行业研究、股票投资、资产配置、基金投资等方面,基本上已涉及公募FOF的所有领域。在管理产品之前,我还特意去了解这个行业不同参与者的‘打法’。”王帆告诉记者,经过前后约1年的调研,他发现,和其他公募股票基金经理相比,FOF从业人员的来源更加多样化,投资框架也更丰富。“在与同业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完善了投资框架,做好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准备。”王帆说。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王帆开始了FOF基金经理的投资生涯,并给了市场一点“小小的震撼”。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沪深300指数下跌超过20%,同类产品平均跌幅达17.46%,而天弘旗舰精选仅下跌3.99%,在151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做“寿星”而不是做明星 

  在成为FOF基金经理之初,王帆的投资思路就有些与众不同。 

  “当年正好遇到‘茅指数’冲高回落,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外界对网红基金和股票的追捧就像炒作流量明星。在这样一个明星多、‘寿星’少的环境中,我希望当一个‘寿星’,活得更长,从而做得更好。”王帆说。 

  怎样才能让自己管理的产品成为“寿星”?王帆表示:首先,尽量使产品保持稳健的特征,不要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其次,在选择持仓基金的时候,如同汉武帝选择良将,不要长期配置“大胜大败,不拘小节”的李广,对擅长“积小胜为大胜”的程不识可以持有更久,如果能遇到“迭代创新打法”的卫青、霍去病则要大胆重仓。 

  同时管理普通FOF和养老FOF两种产品,王帆认为,这两种产品各有优势,发展空间都非常大,谁阶段性占据优势取决于未来的一些变量。 

  “普通FOF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投资范围广,产品设计上也更加灵活,在理财替代配置方案、个性化财富管理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短期发展的情况更加依赖于自下而上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如何优化产品设计、精准匹配到合适的客户等。”王帆解读道,“养老FOF是个人养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税收优惠,如果时间足够长且权益市场长期趋势向上,在政策的支持下,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与持有人共进退 

  2021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公募FOF失去了最主要的收益来源,业绩和规模都遭遇发展的瓶颈。对此,王帆并不悲观,从市场和产品两个方面亮出了长期看好公募FOF的理由。 

  “市场方面,去年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对资本市场作出了新的长期规划和要求,A股的整体制度设计、定位高度有逐步向好的预期。未来A股市场上,各类产品都有望得到良好的发展。随着全社会对资本市场认知的不断完善、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A股的持有体验会越来越好。”王帆说。 

  产品方面,王帆认为,与一般的公募产品相比,由于投资范围更广,公募FOF长期投资结果具有更多可能性,这是这类产品独特的优势,但这个优势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体现。 

  “公募基金是为公众理财,除了要勤勉、尽职、专业等,还要让自己的利益与客户的利益保持一致,我和家人都持有我管理的产品。我希望逆风时与投资者同甘共苦,顺风时与投资者共享硕果。”王帆说。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康博)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天弘基金王帆:与投资者长期相伴 打造一批“长寿型”FOF

2024年09月09日 08:13    来源: 东方财富网    

  “对于大部分财富管理类客户来说,FOF在理财替代、特定品类基金投资解决方案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时至今日,这些优势依然存在,只是在等待一个重新出发的机会。养老FOF是个人养老投资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税收优惠,如果时间足够长且权益市场长期趋势向上,在政策的支持下,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天弘睿享三个月持有、天弘永丰稳健养老一年持有FOF基金经理王帆告诉记者。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对于一名基金经理来说,职业生涯开启的时点大有讲究。 

  2021年底成为一名FOF基金经理的王帆,起步的时点不能算太好,但他仍然为所管的第一只产品做好了各种准备。 

  “我管理的第一只公募产品是天弘旗舰精选。当时我的职业发展路径已经覆盖行业研究、股票投资、资产配置、基金投资等方面,基本上已涉及公募FOF的所有领域。在管理产品之前,我还特意去了解这个行业不同参与者的‘打法’。”王帆告诉记者,经过前后约1年的调研,他发现,和其他公募股票基金经理相比,FOF从业人员的来源更加多样化,投资框架也更丰富。“在与同业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完善了投资框架,做好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准备。”王帆说。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王帆开始了FOF基金经理的投资生涯,并给了市场一点“小小的震撼”。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沪深300指数下跌超过20%,同类产品平均跌幅达17.46%,而天弘旗舰精选仅下跌3.99%,在151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做“寿星”而不是做明星 

  在成为FOF基金经理之初,王帆的投资思路就有些与众不同。 

  “当年正好遇到‘茅指数’冲高回落,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外界对网红基金和股票的追捧就像炒作流量明星。在这样一个明星多、‘寿星’少的环境中,我希望当一个‘寿星’,活得更长,从而做得更好。”王帆说。 

  怎样才能让自己管理的产品成为“寿星”?王帆表示:首先,尽量使产品保持稳健的特征,不要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其次,在选择持仓基金的时候,如同汉武帝选择良将,不要长期配置“大胜大败,不拘小节”的李广,对擅长“积小胜为大胜”的程不识可以持有更久,如果能遇到“迭代创新打法”的卫青、霍去病则要大胆重仓。 

  同时管理普通FOF和养老FOF两种产品,王帆认为,这两种产品各有优势,发展空间都非常大,谁阶段性占据优势取决于未来的一些变量。 

  “普通FOF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投资范围广,产品设计上也更加灵活,在理财替代配置方案、个性化财富管理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短期发展的情况更加依赖于自下而上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如何优化产品设计、精准匹配到合适的客户等。”王帆解读道,“养老FOF是个人养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税收优惠,如果时间足够长且权益市场长期趋势向上,在政策的支持下,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与持有人共进退 

  2021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公募FOF失去了最主要的收益来源,业绩和规模都遭遇发展的瓶颈。对此,王帆并不悲观,从市场和产品两个方面亮出了长期看好公募FOF的理由。 

  “市场方面,去年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对资本市场作出了新的长期规划和要求,A股的整体制度设计、定位高度有逐步向好的预期。未来A股市场上,各类产品都有望得到良好的发展。随着全社会对资本市场认知的不断完善、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A股的持有体验会越来越好。”王帆说。 

  产品方面,王帆认为,与一般的公募产品相比,由于投资范围更广,公募FOF长期投资结果具有更多可能性,这是这类产品独特的优势,但这个优势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体现。 

  “公募基金是为公众理财,除了要勤勉、尽职、专业等,还要让自己的利益与客户的利益保持一致,我和家人都持有我管理的产品。我希望逆风时与投资者同甘共苦,顺风时与投资者共享硕果。”王帆说。

(责任编辑:康博)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