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扰动因素增加 债基再现大额赎回

2024-05-27 07:24 来源:中国证券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关婧)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市场扰动因素增加 债基再现大额赎回

2024年05月27日 07:24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记者 魏昭宇

  5月24日,鹏华基金、国寿安保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发布了提高旗下债基产品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原因皆为产品发生大额赎回。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5月以来,已有超过20家机构发布了提高产品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拉长时间来看,今年以来,发布提高净值精度相关公告的债基已将近200只。

  究其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供给端扰动因素增加,债市在震荡中波动幅度加大。不过4月以来,理财规模攀升、机构配置等因素对债市仍形成潜在支撑,回调中可关注结构性的配置机会。

  “赎回潮”再现

  5月24日,国寿安保基金发布公告称,国寿安保安裕纯债半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5月23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经与基金托管人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协商一致,决定将基金5月23日份额净值精度保留至小数点后第8位。

  同日,鹏华基金、摩根资产管理等多家机构也发布了提高旗下产品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原因皆为大额赎回。5月以来,宏利基金、红塔红土基金、融通基金等超过20家机构也发布了提升债基净值精度的公告,从产品类型方面看,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占据大头。

  赎回原因各异

  业内观点认为,部分债基出现大额赎回,与近期债市震荡有关,反映出机构及时止盈的谨慎态度。4月23日,央行就长债风险喊话,提及长期国债收益率下滑的底层逻辑是市场上“安全资产”的缺失,随着未来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资产荒”的情况会有所缓解,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将回升。

  4月24日,一路狂奔的“债牛”猛然急刹车,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国债期货全线收跌。整体来看,长端利率债的震荡更加明显。债基方面,不少债基产品净值震荡,尤其是不少中长期纯债基金损失惨重。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自4月24日债市回调以来,全市场超3000只中长期纯债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中,仍有近900只产品未“出坑”,区间回报率为负。

  弘毅远方基金提示,除了超长端等供给端扰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地产政策频出、权益市场回暖等原因也使得不少资金从债市撤离,并转移到权益产品领域。

  “此外,每到某些时间窗口,不少机构客户因为有流动性资金的需求,会选在这一时间段赎回部分债基产品,资金用来规模冲刺等目的。”来自某北京公募机构的市场部人士透露:“如果产品的机构占比较高,那么机构的赎回行为就会引起产品较大的净值波动。”

  有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如果债基本身的持有人结构较为单一,也容易发生大额赎回。“如果债基的机构持有占比非常高,个人持有占比很少,或者债基的个人持有占比很高,机构持有占比非常少,那么这两种较为极端的情况都比较容易发生大额赎回。”该人士表示:“比较健康的持有结构是机构持有者和个人持有者的占比都较为均衡。”

  超长期特别国债边际利好市场

  谈到对近期债券市场的看法,海富通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兼债券基金部总监陈轶平表示,目前无风险收益率的水平与经济基本面的走势基本契合。“从政府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来看,相关部门正在努力营造稳健发展的市场环境,尽力降低博弈情绪引发的债市波动。”他表示,对于债券市场来说,特别国债发行计划落地有利于稳定超长期限利率债的供给预期,考虑到发行节奏偏平缓,对于市场的实际冲击或不会太大。

  “不论货币政策周期或者资金面波动情况,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从经济基本面而言,利率债长端在2024年弹性依然较小。”某业内人士分析,对利率债长端而言,随着利率水平与经济增速逐步收敛,在经济基本面弹性较小的情况下,长端利率上限难以突破,供给和政策的季度变化提供了波段交易机会。

  “近期央行公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发行窗口长达7个月,实际落地的发行节奏相对平缓。” 富达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监、基金经理成皓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相对平稳,边际利好债市。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债券收益率在发行计划出台后明显下行,主要原因在于债券发行的供给冲击小于预期,市场担忧情绪有所缓解。总体来看,我们认为此次特别国债发行方案在节奏上的预期差对债券市场形成边际利好,对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波动的预期有所改善。”成皓表示:“短期内,利率在接近甚至突破历史底部的过程中,债市整体的波动性也在增大,市场参与者开始对利空因素更为敏感,止盈情绪容易被触发,投资策略上应保持灵活。”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