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周期“风起” 基金经理最新研判出炉

2024-04-25 07:12 来源:中国证券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关婧)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资源周期“风起” 基金经理最新研判出炉

2024年04月25日 07:12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记者 魏昭宇

  近期A股市场持续波动,对资源周期方向的深度理解成为一些基金经理的制胜之道。从持仓来看,重仓资源周期方向成为今年以来一些基金表现出色的主要原因。不少擅长资源周期方向的基金经理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如万家基金叶勇、景顺长城基金邹立虎、大成基金韩创等。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多只重仓资源周期方向的绩优基金一季报,发现“周期旗手”的研判颇有共通之处,有基金经理写下了数千字的“大作文”,推演多个细分领域背后的逻辑。

  配置思路各有不同

  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年内收益率排名靠前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中,多只基金重仓资源周期方向,如景顺长城周期优选混合A、万家双引擎灵活配置混合A、广发资源优选股票A、中欧瑞丰灵活配置混合(LOF)、永赢股息优选A、华宝资源优选混合A等。

  仔细分析上述基金的一季报,会发现基金经理们的配置思路仍有不同。比如,有的基金经理采取“押注式”策略,将大部分重仓股集中于单一行业。以永赢股息优选为例,截至一季度末,该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八只来自电力行业。去年四季度末,基金经理许拓更是将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押注在了电力行业。与其类似的还有万家基金黄海,截至一季度末,由黄海担纲的万家精选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八只来自煤炭开采行业。

  也有“周期旗手”的行业布局显得更加分散。截至一季度末,叶勇管理的万家双引擎灵活配置混合的重仓股分布在工业金属、石油炼化、煤炭开采、黄金等领域。中欧瑞丰灵活配置混合(LOF)还在一季度重仓了油气开采、海运等强周期性行业。

  不少周期研究出身的基金经理在去年下半年便预判到了资源周期方向将迎来较为强势的行情,加大了相关配置。周期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王凌霄在博时成长精选混合的去年四季报表示:“一旦新一轮海内外库存周期上行期启动,商品价格可能会出现中枢抬升,与之对应的上游资源品或将迎来戴维斯双击。”在最近发布的一季报中,王凌霄表示:“从细分行业上,延续了2023年四季度加仓资源品的操作,2024年全球资源品修复定价的确定性越来越高。”

  看好大宗商品周期开启

  在对资源周期行情的宏观研判上,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多位基金经理的分析都有相似之处,普遍提及海外库存周期见底和预判新一轮大宗商品周期开启。

  比如,叶勇在一季报中表示,从宏观择时角度看,库存周期大概率已经见底,市场底部或已临近,叠加海外库存周期触底回升,全球需求有望转暖。从大风格周期来看,大宗商品牛市格局已然确立,大宗商品周期依然处于上行趋势通道中,不同类型的大宗商品或先后走出趋势性上行行情。

  “从海外来看,预计经济软着陆概率较高,经济面临较为健康的通胀水平和逐步宽松的货币环境及即将回升的宏观环境,总体外部环境大概率偏正面。”邹立虎判断,“从上游资源品大周期来看,过去20多年,2001年到2011年出现近10年的上升周期,2011年到2020年是接近10年的下行周期,2020年下半年起可能是新的10年上升周期开启。2024年可能是全球制造业进入景气周期和中长期周期共振。”

  中欧价值回报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蓝小康认为,经济结构更多地转向制造业使得实物消费具有韧性。而上游矿产的供给面临欠投资、环保、劳动力等诸多约束,因此资源品的高价格、相关企业高盈利状态有望长期持续。

  展望资源周期新机遇

  谈到未来的布局方向,叶勇在一季报中表示,有色金属将成为组合的核心配置方向。“铜、铁矿石为代表的工业金属面临长期产能释放不足的问题,此外,开采品位的不断下滑,使得新增资本开支对于产量增长的贡献效率在下滑,边际供给成本不断抬升。”叶勇说,“2024年,铜行业原本供应略宽松的普遍预期目前已被逆转,在坚韧的需求面前,供给侧的任何突发风险都可能导致价格预期的逆转。现在看来,铜的供给紧缺阶段可能提前到来。持续看好铜资源上市公司的机会。铁矿石、铝、铅、锌等领域也有投资机会待挖掘。”

  黄海则表示,在目前宏观环境下,依然判断低负债、高现金流的煤炭股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稀缺性,国内基建投资企稳回升后,库存处于低位的国内周期资源品将迎来较好的价格向上弹性趋势。

  许拓在一季报中对高配电力行业做出了解释。他表示,在电改背景下,电力龙头公司的盈利稳定性明显提升,叠加其仍保持一定的业绩增长,当前估值水平偏低。

  谈到今年的市场热门话题——黄金走势,叶勇表示,黄金是对抗长期通胀最好的投资品种之一,也是衡量信用货币价值的“锚”,作为风向标,每轮大宗商品大周期行情中,黄金均有优异表现。而在新的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下,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出现动荡,这将推升黄金上涨的高度。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