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基金公司集中降费 行业竞争或愈加严苛
近日,又一批基金公司集体公告称,降低旗下产品的费率,并修改基金合同有关条款。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告的基金公司中有不少是中小型基金公司,且多家的公募管理规模低于千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降费后,中小型基金公司的收入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竞争压力愈发显著。未来中小型公司还需找到适合自身实力和资源的定位,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寻求差异化发展之路。
中小型基金公司降费
在大型基金公司“带头”降费后,中小型基金公司也快速加入让利阵营。
7月22日,兴银基金公告称,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降低投资者的理财成本,自7月24日起,调低旗下部分基金的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并对基金合同有关条款进行修订。从此次参与降费的基金产品来看,包括兴银碳中和主题混合、兴银高端制造混合等11只基金。
除此之外,近几日,华泰保兴基金、东兴基金、朱雀基金、国新国证基金等也集中公告称,降低旗下部分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
从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来看,这批集中降费的基金公司,有不少是规模低于千亿元的公司。比如,据天相投顾统计,华泰保兴基金、东兴基金、朱雀基金今年二季度末的规模分别为363.61亿元、370.12亿元、168.78亿元等。
沪上某小型基金公司表示,公司也将很快将公告对部分“老基金”的降费举措,后续即将推出的新基金亦会采取较低的费率。
行业竞争趋势愈发严苛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管理规模前20名的基金公司,规模占总量的比重为64%;同时,规模低于千亿元的公司有100家,数量占总数的六成以上,但合计管理规模在总量中的占比仅有11%。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降费后,对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行业竞争压力或愈发显著。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认为,中小型基金公司不具备规模优势,收入与大型基金公司有较大差距,降费后,可能会因为收入有限,对投研 团队和技术开发等的支持将形成不利影响。
不过,兴银基金人士表示,尽管短期而言降费可能会对公司的营收造成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基金公司还可通过业绩、规模的正向循环,或适度降低管理成本等方式来弥补这种影响。
“未来,基金公司一方面要重新评估自身的费用结构,以适应新的费率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寻找新的创收途径,以弥补收入缺口。另外,为了应对降费带来的竞争压力,基金公司可以加强产品创新,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产品,如低费率指数基金、主题基金、定期定额投资计划等。”中邮基金人士说。
“长远来看,具备实力、业绩优秀、机制灵活、重视客户体验、强调投资获得感的基金公司,可能从降费中更加受益,关键是找到适合自身实力和资源的定位,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有基金分析人士说,中小型基金公司可以通过差异化的投资策略、专注特定客户群体、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运营效率以及拓展合作伙伴关系等途径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李荣)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