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开源邱杰:对投资市场偏乐观 聚焦科技兼顾消费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6日讯 近日,前海开源基金2023春季策略会召开。公司副总经理、基金经理邱杰对投资市场整体较为乐观,而估值偏低是其乐观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认为,今年的经济是低位复苏,在消费端和投资端都能够看到明确的复苏向好的趋势。消费复苏是比较确定的,节奏偏慢是短期的问题。叠加A股整体估值仍然偏低,预计A股将有较好表现。
邱杰称,在未来几年,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高端领域的信创或者说是泛国产替代,预计会成为主要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行业也会存在机会。在投资上,邱杰表示会在不同的阶段对科技和消费之间去做一些平衡。
邱杰在投资策略方面提出要“聚焦科技,兼顾消费”。他主要看好四大方向,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二是核心软硬件、材料、设备的国产替代;三是生物科技,包括合成生物学、疫苗等;四是大消费。
至于看好人工智能的理由,邱杰进行了详细分析。他称,从2022年发布ChatGPT到今年的GPT4,国内相关企业开发的模型演进速度也非常快。AI目前来看在很多领域表现出色,除了自然语言,在图像、视频、语音的多模态,包括和机器人结合的一些方向在智能方面都有很多发展和想象空间,并且现在仍处于快速迭代和变化的阶段。国内的企业与海外巨头相比目前看有差距,但是这个差距不是根本性的,不存在理论上的大的障碍,只不过需要时间、需要工程化的落地,所以邱杰预计国内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未来几年会非常快。总体而言,他认为人工智能会成为新时代的操作系统、技术底座,会成为新的超级入口,有望带来整个互联网流量的重新分配的巨大机会。
(责任编辑:李荣)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