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短债军团再添新兵 招商鑫诚短债10月24日正式发行

2022年10月24日 09:4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今年以来,兼具追求较低风险和高流动性的短债基金成为了投资者闲钱理财、资产配置的选择,规模迅速扩容。基金定期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短债基金资产规模4902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短债基金资产规模已增长至8201亿元。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资者短债基金配置需求,招商鑫诚短债基金(基金代码:A类 016526,C类 016527)于2022年10月24日起正式发行。

  短债基金作为对货币基金和中长债基金投资的一个有机补充,一方面短债基金比货币基金能收获更高的业绩增长弹性,另一方面短债基金比中长债基金的过往回撤更低。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14日,年内短债基金指数涨幅2.29%,优于货币基金指数的收益表现;在回撤方面,年内短债基金指数最大回撤为0.05%,低于中长债基金指数0.32%的最大回撤水平。由此可见,短债基金具备一定的风险收益性价比。

  从本次发行的招商鑫诚短债基金来看,该基金主要投资高等级短债,旨在追求较低风险、较低波动,其中债券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主投评级在AA+及以上级别的信用债(包含资产支持证券),评级为AAA的信用债投资占信用债的比例为50%-100%,级为AA+的信用债投资占信用债的比例为0-50%,同时不投资于股票、可转债、可交债等资产。

  招商鑫诚短债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李家辉,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信用评估出身,拥有5年投研经验,自2021年9月开始管理公募基金产品。李家辉的投资理念可以概括为两方面:追求低波动,重视业绩稳定性,回撤控制非常严格;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度挖掘信用机会。他在投资中高度关注组合的流动性管理,同时注重组合的静态票息保护,择机采用杠杆及久期策略,基于利差和券种之间的量化分析,力争在严控信用风险前提下适度挖掘信用机会。

  李家辉在管基金过往业绩表现出色。以招商鑫福中短债为例,李家辉自2021年9月开始管理该基金,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该基金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为8.5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84%,超额回报3.74%;另据晨星数据显示,招商鑫福中短债近两年收益率在晨星同类排名第8(8/351)。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行的招商鑫诚短债基金与招商鑫福中短债同属于招商基金“鑫”系列中短债,该系列旗下基金过往业绩皆表现不俗。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招商鑫悦中短债A自2018年11月30日成立以来收益率15.1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1.96%,超额回报3.20%;近三年,该基金凭借着较好的业绩表现不仅在晨星同类排名9%(18/201),而且还获得银河、晨星三年期5星评级。

  事实上,想要打造出一只优秀的短债基金离不开强有力的团队支持。作为国内老牌公募之一,招商基金投研实力出众,在固收投资方面,已搭建独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多年稳健运作,主动管理产品零信用风险事件发生。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旗下固定收益类基金绝对收益率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近十年分别为4.52%、12.32%、23.81%、83.85%。

  数据来源:收益率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数据截至2022年二季末。评级数据来自晨星、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22年二季末。排名数据来自晨星,招商鑫悦和招商鑫福中短债在晨星基金分类中属于“中国开放式基金-短债”。招商鑫福中短债A基金成立日:2020-05-22,历任基金经理:郭敏(2020-05-22至2022-01-27)、李家辉(2021-09-28至今),业绩比较基准:中债总财富(1-3年)指数收益率*9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10%,自成立以来每个完整会计年度基金回报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5.22%/3.49%(2021),自成立以来基金总回报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8.58%/4.84%。招商鑫悦中短债A基金成立日:2018-11-30,历任基金经理:刘万锋(2018-11-30至2021-12-22)、郭敏(2019-08-29至今),业绩比较基准:中债总财富(1-3年)指数收益率*9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10%,自成立以来每个完整会计年度基金回报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5.04%/3.63%(2019)、2.13%/2.48%(2020)、5.33%/3.49%(2021),自成立以来基金总回报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5.16%/11.96%。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以上产品在运作方式、投资范围和投资策略上区别较大,基金经理也不完全相同,其过往业绩与排名不具有可比性。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过往业绩与排名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预示本基金未来表现,亦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责任编辑:康博)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