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安基金:定投“断供”影响大吗?怎么均衡配置大类资产?
问:如果定投两年,然后一直没有再定投,这样没问题吧?
这位朋友问的其实是咱们常说的定投“断供”现象。
我们知道,基金定投其实是一种投资“计划”,是约定好未来会定期定额申购指定基金的一种纪律性投资方式。
如果定投了一段时间,比如像这位读者朋友提到的,“定投了两年之后没有再投了”,但是并没有卖出基金,那么就等于用定投的方式分批申购了指定的基金,然后一直持有。
而“间歇性的出现几个月没有购买基金”,后面则继续维持定投,相当于定投的期数少了几期而已。
具体会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可以大略划分以下三种情况来分析:
第一种:“断供”后基金净值上涨
这种情况下不用过于担忧,因为即使出现了“断供”,但也只是意味着在基金净值上涨阶段没继续定投,但是在没有额外下达赎回指令的情况下,我们也并没有卖出基金。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获得基金净值上涨的收益。
并且因为在基金净值上涨的时候,持续定投可能会提高投资的成本,所以也不必过于可惜。
只是随着基金净值的上涨,还是要注意回撤的风险也随之变大,可以考虑在达到自己“止盈线”的时候进行赎回操作了。
第二种:“断供”后基金净值下跌
在这种情况下,看起我们好像幸运地“躲过”了下跌,但是问题在于,我们也错过了在低位时购得更多基金份额的机会。
其实,基金定投本身就是一种“越跌越买”的投资策略。
通过在基金净值低位收获到更多的基金份额,拉低持仓的整体成本,从而在基金上涨后,才能得到更高的基金净值。
所以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市场下跌时建议不要“断供”,避免错失收集廉价筹码的机会,也错失后续盈利的空间。
第三种情况:“断供”后基金净值波动起伏
更多的时候,基金净值是波动起伏的,在这种情况下,基金定投能够起到平摊成本的作用。
如下图是一个定投平摊投资成本的范例,在该例中,基金单位净值先下降后回升。在下降的过程中,由于每期单位投资成本降低了,可获得的基金份额数增加了,平均后的单位成本随之不断下降。而在基金单位净值回升过程中,由于已有多期投资,新增的投资占比越来越小,虽然基金单位净值提升了,然而对于整体投资成本的增加并不明显。因此,在基金单位净值上升的过程中,基金单位净值与平均投资成本逐渐拉大,投资收益也越来越大。在本例中,我们从1.000元起投资,基金单位净值最低曾跌至0.700元,然而在单位净值回升至0.910元时,便已经实现盈利。
所以说,在波动的情况中,由于基金定投能够拉低“投资成本”,让投资者可以更容易在波动的市场中打开获益空间。
总的来说,基金定投最好不要轻易“断供”,尤其是在市场下跌或震荡的时候,以防错过累积份额、从净值回升中赚取收益的机会。
问: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均衡配置大类资产,进而做到长期投资呢?
首先我们一起来聊一下什么叫“均衡配置”,为什么要“均衡配置”。
其实我们可以从“收益—风险”这个源头来思考。
所有的投资标的都有不同的特征、比较维度,但是他们也有一个共性,就是“只要有收益,就会有风险”。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想在有限的风险下,尽可能的追求高一些的收益。
因为每种资产都有自己特有的“风险收益比”,所以想要改变咱们整体持仓的“风险收益比”,就需要进行“搭配”了,这就是我们“均衡配置”的核心目的。
换成大白话来说,就是让我们持有的标的,不会因为同样的事情涨,也不要因为同样的事情跌。
我们发现,大多数的资产配置策略,要么基于“收益”、要么基于“风险”,要么基于“收益+风险”。除此之外,融入经济周期的配置策略也在市场上逐步得到验证,并被许多专业机构所采纳。
市场上主流的资产配置策略
对于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尽管资产配置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对于广大投资者,也依然需要针对自身特点进行调整。
小诺建议,咱们新手可以先有针对性的反思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自己的持仓是不是都投资于同一种大类资产里了呢?
如果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在不同经济环境中都能有稳健表现的投资组合,即使在最差的宏观环境下也能保持较低的回撤,那就组合中的资产就需要在各种不同经济背景下都能有可以“站出来”的大类资产。
第二、自己的持仓是不是都是同一类型风格\板块\主题\赛道\的产品呢?
举例来说,有的投资和持仓的债券类资产,投向房地产行业的比重比较高;而他买的权益类资产,又是投向房地产行业额比重比较高,那依然不能算做好了均衡配置,一旦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他的债券类和权益类资产都很难有出色表现。
第三、自己的持仓是不是都是同一区域市场的产品?
比如有的投资者持仓的产品,都是投资香港市场的,那香港市场波动较大的时候,他的持仓就会遭受比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很难避免。
第四、自己的持仓是不是都是同一风险等级的产品呢?
有的投资者在进行大类资产配置的时候,容易忽略风险评级,配置两个很高风险的资产,如果资产相关性又不是很低,那么很难说一定可以降低组合的整体风险。
第五、自己的持仓是不是流动性都是差不多的产品呢?
这一点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就是所有的产品也有自己跟时间的不同关系,比如不管是债券类、还是权益类基金,都有每日开放的,以及三年、五年封闭的。所以要根据自己对于资金的需求、自己的年龄阶段、以及对产品短期业绩、长期业绩的偏重程度,来进行均衡配置。
在了解了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构建的逻辑之后,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加入决策判断,寻找真正适合自身的配置策略。任何一种资产配置策略都是各有优缺点,小诺建议大家不必拘泥于各种文章中资产配置策略的公式、比例数据,只需从每一种资产配置策略中学到思想精髓,对自己的投资有所改良,就是最有意义的收获。
(责任编辑: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