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0只基金年内回撤超16% 行业主题基金占四成
本报记者 王思文
“基金到底能不能赚钱?”——这个话题几乎是近期所有基民的困惑。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回调,基金净值明显下滑,基民手持的基金收益率呈10%至20%的减少,尤其是个别明星基金产品也不例外,这也让不少明星基金经理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场基金中回撤较为明显的基金类型当属单一行业主题基金,包括医药主题基金、军工主题基金、TMT主题基金、光伏主题基金,多只产品年内平均跌幅均在15%以上。特别是,今年下跌比较多的行业主题基金普遍去年收益率较高,比如去年重仓新能源等热门板块的基金,今年以来回撤明显。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医药主题基金收益伴随着年初医药板块的持续回调,回撤十分严重。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全市场168只医药主题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今年以来平均跌幅高达16.06%;其次是军工主题基金,数据显示,全市场共有40只军工主题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截至2月16日,今年以来平均跌幅高达16.85%。
TMT主题基金的跌幅也十分明显,目前全市场共有56只TMT主题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截至2月16日,今年以来平均跌幅达到12.33%,其中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股票、招商移动互联网产业股票基金等48只TMT主题基金今年跌幅超过10%。
此外,光伏主题基金、消费主题基金、新能源主题基金今年以来跌幅也比较靠前,多只相关主题基金跌幅超过10%。
总体来看,年内回撤超16%的基金已超500只,其中,202只基金属于行业主题基金,占比超四成。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投资者在选择行业主题基金前,要充分认识到,行业主题基金的波动率更大、周期性更强,这既是优点又是缺点,这类基金产品在短期内涨幅可能会很高,也可能随着市场短期回调快速回撤。”
“所以我更推荐普通基民多关注均衡配置类基金,如果投资者对某一个行业有深度的研究,可以选择配置行业主题基金。”上述基金经理进一步表示。
天朗资产管理总经理陈建德近期发表观点表示,对于普通基民来说,行业主题基金的选择并不容易,主要有四方面因素:一是大部分人不具备非常专业的行业分析判断能力;二是大部分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强;三是大部分人买基金是追风、追涨杀跌;四是大部分人买基金的周期都偏短。所以,对于基民而言,寻求专业投资顾问非常重要。又或者说,不一定要选择行业主题基金,可以选择更宽标的指数型基金进行配置。
很多基民也直言,2022年投资太难,半个月亏掉300天的收益怎么办?
北京地区一位公募基金FOF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第一是投资前就做好计划,用闲钱投资。第二是做好资产配置。第三是避免过度关注市场波动,要拉长验证周期广度。第四是合理地坚持定投进一步平滑风险。”
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也表示,对于大众投资者而言,基金投资更应该是其长期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属于理财范畴,既要有合理的收益预期,同时注重回避重大风险。
“大家要避免将基金投资描述为一种发财致富的手段,在向大众投资者进行基金投资宣传时,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宣传历史收益幅度以及相对排名情况,还应加入对历史波动水平和回撤水平的清晰描述,从而让大众投资者充分理解所投资品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郑源称。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