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公司QDII业务获新进展 11家排队申请资格
又有两家金融机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业务取得新进展。日前,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了针对永赢基金和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关于QDII业务的反馈,主要反馈集中于人员情况、业务安排等。
从《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申请文件反馈意见》来看,反馈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公司国际业务部负责人目前仍兼任专户理财部投资经理,要求结合其未来兼职安排,就其是否具备履行境外证券投资业务负责人职责所必需的时间和精力作出补充说明;二是要求就该公司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在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境外投资管理的情况进行补充说明论证,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境外投资产品数量、规模、业绩情况等。
《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申请文件反馈意见》显示的反馈意见,则包括了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未来兼职安排,是否具备履行境外证券投资业务负责人职责所必需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公司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在宁波银行从事境外投资管理的情况等。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已有178家机构获得QDII业务资格,包括49家保险公司、47家基金公司、33家商业银行、22家证券公司以及部分理财子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其中,共有五家机构资格获准日期为今年,分别为平安基金、华鑫证券、杭银理财、宁银理财和泰康保险。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金融机构对QDII业务资格较为重视,截至目前,还有11家基金公司正在积极申请QDII业务资格(剔除中止审查)。
从QDII额度来看,外汇局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QDII累计批准投资额度1540.19亿美元。从目前的QDII基金规模来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QDII基金产品数量共有183只,合计份额为1420.33亿份,资产净值达到1953.39亿元,在整体公募基金产品规模中占比不大。
(责任编辑:关婧)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