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保本基金曾巨亏4亿 中海基金高层大换血 基金经理姚晨曦被疑“人格撕裂”曾杰能否扭转乾坤?

2021年10月13日 09:37    来源: 洞见财经    

  记者 谢奀国 实习记者 刘静 报道 

  近年来,中海基金内部人事变动频繁,上至高管,下至员工,短短数年间均经历过一波大换血。2017年8月,中海基金总经理黄鹏离职;2017年9月,新人杨皓鹏担任中海基金总经理;2019年5月,中海基金原投资经理江小震离职;2019年6月,现任总经理杨皓鹏遭江小震十大质问。 

  记者于9月初曾写《意不意外?新任基金经理王影峰与曾杰“司出同门”新官上任为何基金经理频频离职?》,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相较于其他行业,基金行业内卷更加严重。不过,出乎意料的是,现在连基金公司内部的都越来越充满火药味。 

  此前,一位中海基金的前基金经理就公开发文怒怼现任中海基金总经理,也让大家初步了解了该公司的“乱象”。业内人士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募基金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尤其是中小基金在产品同质化和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要实现弯道超车难度很大。 

  中海基金内斗互撕 

  保本基金曾巨亏4亿 

  近年来,基金行业核心高管呈现出新特点,头部公募基金高管变动频率较低,而中小公募核心高管的变动频率较为频繁。一旦基金公司的核心高管出现变动,紧随而来便是人员大换血,而这种特征中海基金尤其明显。据了解,4月25日,中海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新任曾杰为总经理,任职日期2021年4月23日。 

  据公开资料显示,曾杰,研究生学历,历任华宸未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市场总监,上海耀之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副总经理,华宝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总经理,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总监。2021年4月进入中海基金工作。 

  据了解,2021年1月23日,原总经理杨皓鹏因工作原因离任总经理,由公司督察长黄乐军代任总经理职务。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基金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一般而言,基金公司控股权变更、高管退休、股东方人事调整、高管追求个人目标等等,上述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基金公司高管的变动。 

  其实,对于中海基金的人事变动并非偶发事件,一切都是伴随着股权公司股权变更,而导致的高管重新任职。2020年9月30日,国联证券再度发布公告称,通过收购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中海基金25%的股权,国联证券持有中海基金股权比例将升至58.41%,从而取代中海信托,成为中海基金控股股东。 

  有券商人士表示,国联证券曾是中海基金的大股东,之后持股比例逐渐减少后,自然也就丢失了控股权。经历16年风雨漂泊的中海基金,未来或将再度回到国联证券手中。那么,如果国联证券重新夺回控股权,中海基金内部是否又会刮起一股人事风暴? 

  据天眼查显示,中海基金成立于2004年3月18日,前身为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中海基金的前身国联基金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国联证券、横店集团、云南烟草兴云投资各持股49%、31%、20%。2006年7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旗下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入主成为中海基金第一大股东,公司相应更名为“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现在中海信托、国联证券、法国洛希尔银行分别持有中海基金41.59%、33.4%、25%股权。国联证券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所持有的股权后,将直接持有中海基金58.4%股权,成为大股东。这也意味着国联证券正逐步实现全牌照的梦想。虽然国联证券并未控股,但却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2020年9月,中海基金先后公开2起高管任命。李亮、李俊先后被任命为中海基金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两人此前在国联证券资产管理部任职,这或许意味着,国联证券虽未完全拿到中海基金的控股权,但正在逐步接管内部事务。 

  近年来,中海基金内部人事频繁变动,上至高管,下至研究人员,从上到下经历了一波大换血,人事变动也频发负面信息。2017年8月,中海基金总经理黄鹏离职;2017年9月,新人杨皓鹏担任中海基金总经理;2019年5月,中海基金原投资经理江小震离职;2019年6月,现任总经理杨皓鹏遭江小震十大质问。 

  某基金公司内容人事表示,正是这些负面信息也让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困难重重,也正是上述负面消息导致中海无法进入一些合作机构白名单,从而成为阻碍公司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原中海基金经理江小震发出的公开信,质问当时任职中海基金总经理杨皓鹏十大问题。 

  江小震在信中表示,现在中海基金内外交困,内外部举报不断。你作为总经理,有没有想过问题出在哪里?质疑杨不懂业务、能力不足、任人唯亲,将业务外包给关系户等等。 据了解,2013年11月21日、2014年8月29日,中海基金分别成立中海惠利和中海惠祥保本型分级债券基金。 

  江小震从2014年8月29日起,掌管中海惠祥分级;2016年4月16日起,掌管中海惠利分级。据江小震在控诉信中透露,2017年9月5日,在中海惠祥B的第二个保本周期未到期时,兴证资管的“老陆”却赎回了其麾下产品所持有的1998万份中海惠祥B,由于保本周期期间赎回不能保本,这一赎回给兴证资管的客户造成了200多万的损失。 

  江小震认为,“老陆”与杨皓鹏存在“利益输送”问题,这200多万的损失是用于补给中海基金的固有资金,而为了“报答老陆”,杨皓鹏把“老陆”安插进了中海基金任职高管。记者查询发现,中海基金姓“陆”的高管中,陆成来与控诉信的内容较为符合。 

  据同花顺查询显示,陆成来于2002年5月至2012年9月在兴业证券任职,2012年9月进入中海基金工作,2012年9月进入中海基金,曾管理过中海惠裕纯债发起式、中海惠丰纯债分级债券、中海惠利分级债券三只债券基金,2015年6月后返回兴业证券资管担任副总经理等职务,后再次返回中海基金,现任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代固定收益部总经理、代固定收益投资总监。而此前中海基金的固定收益部总经理为江小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陆成来曾管理过中海惠裕纯债发起式、中海惠丰纯债分级债券、中海惠利分级债券三只基金在其离职后,均先后由江小震管理过一段时间,而在陆成来返回中海基金后,除中海惠丰已经清盘外,公司先后增聘邵强与江小震共同管理惠利、惠祥,2019年4月23日,江小震卸任了麾下的三只基金,卸任后的安排是转任投资经理。 

  另外,据媒体报道,公开信中的7和8谈到的“双惠”,指的是保本基金中海惠利和中海惠祥,中海惠利分级债券到2016年3季度末资产净值达到约81亿元,中海惠祥分级债券到2016年3季度末资产净值规模也达到约100亿元。 2017年中海惠祥分级债券在1季度的业绩回报为-9.42%,而中海惠利分级债券在2季度的业绩回报为-4.95%。 

  据接近中海基金的相关人士透露,这2只基金大致亏损了4个亿,最终这个窟窿由中海基金自己填补了。 对于江小震的公开信,中海基金在随后发布严正声明称,公司注意到有关个人在微信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媒体上传播针对公司的不实言论,其行为已涉嫌对公司名誉权的侵犯。 

  记者为此发送采访函,询问中海基金此前是否存在总经理更迭引发的“内斗”事件,比如,2019年中海基金原投研中心江小震等中海基金老员工“十问”新老总杨皓鹏的事件。如今,曾杰作为新总经理,刚上任又出现了“洗人”政策,请问,股东方中海信托是否允许此类的“人事地震”?是否考虑到对中海品牌的伤害?对此,中海基金并未给予记者正面回复。 

  四年管理规模缩水近445亿 

  基金经理姚晨曦被疑“人格撕裂”? 

  近年来中海基金一直深陷“人事洗牌”的困境,每当新高管上任,便会迎来一波人事变动。业内人士表示,管理者不将主要精力放在业绩改进方面,只是一味地洗人,这又如何让人专注于工作呢?据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中海基金现有公募产品300只,最新管理规模148.44亿元, 其中货币市场型基金为35.23亿元,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合计109.68亿元,债券型基金为3.54亿元。 

  而在2016年前后,公司规模在400亿元左右。如今总规模严重缩水,除却货基,公司规模不足百亿左右。据同花顺显示,2016年三季度末,中海基金的管理规模攀升至593.59亿元,不过,此后中海基金的规模便开始急速缩水。也是2018年开始,杨皓鹏掌舵的中海基金,管理规模常年不到200亿元。 

  中海基金管理规模历史巅峰时期为2016年三季度末593.59亿元,截止目前2021年二季度仅剩148.44亿元,相当于其四年规模减少了445.15亿元。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立于2004年的中海基金资产规模(全部)148.44亿元,排名104/170;资产规模(非货币)113.21亿元,排名106/170;旗下基金数30只,排名81/170;旗下基金经理13人,排名70/170。 

  在基金行业中,基金经理的长期从业经历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今中海基金的管理人员却越来越年轻化。自中海基金“大换血”之后,其经营业绩也变得“惨不忍睹”,其产品业绩自然也没法与同行正面竞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中小型基金来说,债券型产品的业绩与规模几乎决定整个公司的前途。 

  然而,中海惠利、中海惠祥等两款产品在经历2016、2017年决策失误导致业绩下滑,最终导致被巨额赎回后,现如今即使翻遍中海基金官网,这两款产品已不见踪影。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资金构成也发现变化,截至今年二季度,货币市场型基金为35.23亿元,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合计109.68亿元,债券型基金为3.54亿元。 

  此外,除了债券型基金的规模萎缩外,近期中海基金基金经理姚晨曦旗下管理的产品似乎也出现了问题,由于其掌管的两只基金出现分化,姚晨曦被外界质疑“人格撕裂”。中海基金旗下的姚晨曦目前独自管理着三只基金,分别是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中海消费主题精选混合、中海能源策略混合,这三只基金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截至10月8日,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2017年9月16日成立)今年以来回报率为-18.74%,基金规模为0.8762亿元中海消费主题精选混合(2011年11月9日成立)今年以来回报率为6.87%,基金规模为5.8645亿元中海能源策略混合(2007年3月13日成立)今年以来回报率为52.44%,基金规模为12.6635亿元。 

  中海基金旗下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榜单中,姚晨曦管理的基金既有第一名中海能源策略混合,也有最后一名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并且两只基金年内回报率相差71.18个百分点。记者发现,在姚晨曦管理的基金中,业绩最优基金规模也最大,而最差基金规模也最小。 

  对此,甚至有基民表示,难道姚晨曦为了业绩保大弃小?记者翻看半年报发现,业绩较好的中海能源策略混合称,上半年, 我们对基金的持仓结构有一个比较显著的调整, 降低了消费和装备制造的持仓比例,大幅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碳中和领域的配置。未来,本基金将会回归能源领域,侧重投资碳中和主题相关的细分领域。 

  某券商分析师表示,从半年报的表述可以看出,上半年该产品持仓变动很大,明明是能源策略的产品,却去买进消费和装备制造类的股票,有明显的基金风格漂移的嫌疑,其重仓股更是换了8个席位。显然,在监管在投资风格趋严的背景下,匆忙调整持仓结构,只不过运气好,正好换来理想的业绩。 

  反观业绩排名最后的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本基金上半年前期配置以军工电子和计算机软件行业为主,后期慢慢往半导体、电子等景气度高的细分领域调整。本基金后续将定位在以信息行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投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这是否意味着,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实际上是踩错了行情节奏。此外,令人生疑的是,为何姚晨曦没有对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的持仓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呢?按理说,船小好调头,基金规模越大调仓的难度系数越大,而姚晨曦的所作所为正好与之相反。这也进一步导致两只基金的业绩分化加剧,难道仅是赛道有别的缘故? 

  另外,由于近年来人事变动过于频繁,近年来中海基金业绩一直不稳定,上半年业绩不增反降,而且固收和权益类基金因为重要人才的流失,业绩和规模不断下滑。据国联证券年报显示,中海基金2020年度净利润为-364.93万元。与此同时,据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中海基金37只产品,一季度利润亏-3.95亿元。

  基金观察|保本基金曾巨亏4亿 中海基金高层大换血 基金经理姚晨曦被疑“人格撕裂”曾杰能否扭转乾坤? 

  据国联证券2021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海基金总资产人民币38,977.5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人民币31,084.49万元;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8,047.81元,利润总额人民币1,205.72万元,净利润人民币仅853.40万元。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末,中海基金总资产3.69亿元,净资产3.1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0.74亿元,利润总额0.18亿元,净利润0.13亿元。数据显示,中海基金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上涨,但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从半年报可以看出,即便是有丰富资产市场经验的曾杰上任,中海基金仍未摆脱困境,那么,未来曾杰是否能使中海基金扭亏为盈?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田云绯)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保本基金曾巨亏4亿 中海基金高层大换血 基金经理姚晨曦被疑“人格撕裂”曾杰能否扭转乾坤?

2021-10-13 09:37 来源:洞见财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