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成国际业务总监柏杨首发公募 大成港股精选15日发行

2021年04月16日 14:2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A股估值大幅抬升后,2021年,处于温和估值区域的港股受到南下资金青睐。据悉,大成基金旗下大成港股精选混合基金(QDII)(代码:A类011583,C类011584)已于4月15日起发售。这只基金由大成国际业务部总监、大成基金跨境团队研究总监柏杨亲自掌舵。柏杨居港22年、管理跨境资产逾100亿港元、投资港股经历超10年,非常贴近港股市场、熟悉全球流动性。柏杨曾有学者经历,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后,曾是港大商学院最年轻助理教授;后转战金融市场,成为大摩最年轻的亚太与新兴市场策略师。柏杨投资框架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具备全球视野、擅长资产配置及精选个股,此前曾两度获得海外金牛奖(颁奖机构:中国证券报;时间:2018年8月3日、2019年12月27日)。

  居港22年首战公募 多个“最年轻”头衔

  柏杨,大成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大成基金跨境团队研究总监。出身中科大少年班、,香港大学金融学博士,超10年港股投资管理经验,曾连续两年荣获中国证券报第二届、第三届海外基金金牛奖。

  资料显示,柏杨2015年加入大成基金,2018年3月起任全国社保基金首批港股通委托组合投资经理。此前,他在学界、研究界、投资界20余年跨界经历中,长期接触主导香港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包括全球大型主权基金、外资大型长仓基金、对冲基金及中资、内资,对他们的风格偏好有极强把握;同时,他对全球流动性有深刻了解,对于投资香港这个货币直接挂钩美元的资本市场,作用举足轻重。

  正如柏杨所说,在港股市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从全球大类资产的森林才能去看清楚港股这颗具体的树木。

  目前,柏杨管理多只跨境专户类产品,所管理产品的资产规模共计超100亿元,其中权益类产品管理规模约50亿元,以港股投资为主。

  深研个股 重视风险

  市场往往对长期结构性变化的开端反应不足,而对短期事件反应过度。凭借长期顶级投行的市场策略研究经验,柏杨善于在重大宏观趋势形成初期准确把握方向,捕捉市场风漂移和大型投资主题的形成动向。不同于市场主流,柏杨选股以自上而下为主,投资风格保持开放,不排斥成长、价值、周期中的任何一种资产,也不局限于某一或某些行业。现有管理投资标的从“旧经济”到“新经济”,从消费、金融、房地产到医疗保健、信息技术,遍布全市场各行业。

  柏杨认为,投资应该保持开放心态,不自我设限,不把成长和价值对立起来。长期管理机构(包括社保基金)专户,柏杨的投资风格略带绝对收益格色彩,所以非常重视风险控制,非常厌恶大的回撤,因为回撤直接关系到重新回到净值的速度。柏杨强调:踏空不是风险,亏钱才是!

  柏杨投资以中长期持有为主,极少数极端情况下,才会进行显著仓位调整和风格切换。柏杨认为,

  准确把握市场趋势 敢于抓住拐点集中交易

  柏杨的投资框架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倾向于自上而下:判断宏观经济和货币、财政政策现状,然后观察资本市场的预期、估值和各板块的估值、盈利增速,筛选性价比最好的国家、地区及行业,最后结合自下而上的深度个股研究进行选股。选择行业和风格较多,较少择时,仅当市场处于极端估值和情绪情况下有例外情况。这与学术界对基金绩效的分析研究结果一致,即投资的绝大多数收益来自资产配置,其次来自选股,极少部分来自择时。结合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与纯粹自下而上的框架不同正在于前者能够同时获取资产配置时风格选择和板块轮动带来的收益。

  柏杨称,如果他判断市场估值水平或风格轮动已接近重要拐点,他会做多而集中的交易。除此之外,他的投资则以平稳和缓慢的替代为主,投资组合整体年均换手率不高。

  他认为,受益于港股体量和结构的双重变化、受到去年全球疫情拖累的港股估值,2021年港股将大概率跑赢A股。体量上,港股IPO活跃,体量持续增加,目前几乎是A股市值一半,并连续两年蝉联全球IPO总金额前三甲。结构上,由于香港和内地两地上市规则存在差异,港股市场凝聚了大批极具活力的TMT和生物医药企业,他认为港股未来非常有望成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根据GICS的行业分类,港股恒生指数中“新经济”成分占总市值的比例已由5年前的16%增加至目前的39%。除此之外,港股近期又受益于中概股回归趋势,看高一线。

  大类配置方面,他关注“三U资产”(Under-loved,Under-owned and Undervalued),即大家不太喜欢的、被机构投资者较少持有的以及深度低估的股票,他认为这类股票里面埋藏着良好中长期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康博)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大成国际业务总监柏杨首发公募 大成港股精选15日发行

2021-04-16 14: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A股估值大幅抬升后,2021年,处于温和估值区域的港股受到南下资金青睐。据悉,大成基金旗下大成港股精选混合基金(QDII)(代码:A类011583,C类011584)已于4月15日起发售。这只基金由大成国际业务部总监、大成基金跨境团队研究总监柏杨亲自掌舵。柏杨居港22年、管理跨境资产逾100亿港元、投资港股经历超10年,非常贴近港股市场、熟悉全球流动性。柏杨曾有学者经历,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后,曾是港大商学院最年轻助理教授;后转战金融市场,成为大摩最年轻的亚太与新兴市场策略师。柏杨投资框架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具备全球视野、擅长资产配置及精选个股,此前曾两度获得海外金牛奖(颁奖机构:中国证券报;时间:2018年8月3日、2019年12月27日)。

  居港22年首战公募 多个“最年轻”头衔

  柏杨,大成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大成基金跨境团队研究总监。出身中科大少年班、,香港大学金融学博士,超10年港股投资管理经验,曾连续两年荣获中国证券报第二届、第三届海外基金金牛奖。

  资料显示,柏杨2015年加入大成基金,2018年3月起任全国社保基金首批港股通委托组合投资经理。此前,他在学界、研究界、投资界20余年跨界经历中,长期接触主导香港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包括全球大型主权基金、外资大型长仓基金、对冲基金及中资、内资,对他们的风格偏好有极强把握;同时,他对全球流动性有深刻了解,对于投资香港这个货币直接挂钩美元的资本市场,作用举足轻重。

  正如柏杨所说,在港股市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从全球大类资产的森林才能去看清楚港股这颗具体的树木。

  目前,柏杨管理多只跨境专户类产品,所管理产品的资产规模共计超100亿元,其中权益类产品管理规模约50亿元,以港股投资为主。

  深研个股 重视风险

  市场往往对长期结构性变化的开端反应不足,而对短期事件反应过度。凭借长期顶级投行的市场策略研究经验,柏杨善于在重大宏观趋势形成初期准确把握方向,捕捉市场风漂移和大型投资主题的形成动向。不同于市场主流,柏杨选股以自上而下为主,投资风格保持开放,不排斥成长、价值、周期中的任何一种资产,也不局限于某一或某些行业。现有管理投资标的从“旧经济”到“新经济”,从消费、金融、房地产到医疗保健、信息技术,遍布全市场各行业。

  柏杨认为,投资应该保持开放心态,不自我设限,不把成长和价值对立起来。长期管理机构(包括社保基金)专户,柏杨的投资风格略带绝对收益格色彩,所以非常重视风险控制,非常厌恶大的回撤,因为回撤直接关系到重新回到净值的速度。柏杨强调:踏空不是风险,亏钱才是!

  柏杨投资以中长期持有为主,极少数极端情况下,才会进行显著仓位调整和风格切换。柏杨认为,

  准确把握市场趋势 敢于抓住拐点集中交易

  柏杨的投资框架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倾向于自上而下:判断宏观经济和货币、财政政策现状,然后观察资本市场的预期、估值和各板块的估值、盈利增速,筛选性价比最好的国家、地区及行业,最后结合自下而上的深度个股研究进行选股。选择行业和风格较多,较少择时,仅当市场处于极端估值和情绪情况下有例外情况。这与学术界对基金绩效的分析研究结果一致,即投资的绝大多数收益来自资产配置,其次来自选股,极少部分来自择时。结合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与纯粹自下而上的框架不同正在于前者能够同时获取资产配置时风格选择和板块轮动带来的收益。

  柏杨称,如果他判断市场估值水平或风格轮动已接近重要拐点,他会做多而集中的交易。除此之外,他的投资则以平稳和缓慢的替代为主,投资组合整体年均换手率不高。

  他认为,受益于港股体量和结构的双重变化、受到去年全球疫情拖累的港股估值,2021年港股将大概率跑赢A股。体量上,港股IPO活跃,体量持续增加,目前几乎是A股市值一半,并连续两年蝉联全球IPO总金额前三甲。结构上,由于香港和内地两地上市规则存在差异,港股市场凝聚了大批极具活力的TMT和生物医药企业,他认为港股未来非常有望成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根据GICS的行业分类,港股恒生指数中“新经济”成分占总市值的比例已由5年前的16%增加至目前的39%。除此之外,港股近期又受益于中概股回归趋势,看高一线。

  大类配置方面,他关注“三U资产”(Under-loved,Under-owned and Undervalued),即大家不太喜欢的、被机构投资者较少持有的以及深度低估的股票,他认为这类股票里面埋藏着良好中长期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康博)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