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中易资产违规遭收警示函 未如实披露关联交易信息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2日讯 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网站今日公布了关于对深圳前海中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中易资产)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公告显示,前海中易资产在私募基金产品管理过程中,存在未按照合同约定如实向投资者披露关联交易等重大信息的情形,违反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私募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的相关规定。依据《私募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前海中易资产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资料显示,前海中易资产于2015年12月15日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公司大股东为深圳市瀚柏金时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80%;郭祖仁持股20%。
相关法规:
《私募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如实向投资者披露基金投资、资产负债、投资收益分配、基金承担的费用和业绩报酬、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情况以及可能影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其他重大信息,不得隐瞒或者提供虚假信息。信息披露规则由基金业协会另行制定。
《私募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及其他私募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规定,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公开谴责等行政监管措施。
以下为原文:
关于对深圳前海中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深圳前海中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经查,你公司在私募基金产品管理过程中,存在未按照合同约定如实向投资者披露关联交易等重大信息的情形,违反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私募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的相关规定。依据《私募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我局决定对你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你公司应当切实提高规范运作意识,持续加强业务管理,尽职履行基金管理人职责,杜绝产生新的违法违规行为。
如对本行政监管措施不服,你公司可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中国证监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也可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与诉讼期间,上述行政监管措施不停止执行。
深圳证监局
2021年3月18日
(责任编辑:李荣)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