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头部公募热衷自购 海外配置、养老基金成新方向

2019年08月12日 06:58    来源: 中国证券网    

  尽管今年以来A股市场起起伏伏,但不妨碍公募机构拿出 “真金白银”支持自家产品。在这其中,又以那些实力雄厚的头部公募“买买买”的热情最盛。

  数据显示,华夏、易方达这两家基金管理公司今年以来的自购金额达到1.7亿元和1.1亿元,在所有基金公司中“花钱”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基金与海外配置,成为头部公募自购的新方向。

  华夏、易方达自购最多

  截至目前,今年共有 58家公募基金实施了自购,涉及的基金产品达129只。

  华夏基金公司自购 8只基金,仅自购华夏鼎略A 就达到1亿元。此外,还分别自购华夏创业板低波蓝筹ETF联接A、华夏中证AH经济蓝筹A、华夏养老2035三年A等7只基金各1000万元。

  易方达基金公司自购7只基金,除申购易方达日兴资管日经225ETF达到5000万元以外,还分别自购易方达汇诚养老2038三年、易方达中证500ETF联接A等6只基金各1000万元。

  此外,华安基金公司净申购金额达到9500万元,南方、工银瑞信、鹏华共3家公募机构今年以来的净申购金额也达到至5000万元。

  公募基金自购情况:

  

  整体自购有所降温

  不过,整体来看,公募基金机构减少了自购行为。据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基金管理公司127次自购基金,金额达14.34亿元,自购金额同比降低三成。

  由于2月春节长假原因,公募机构净申购金额仅为5000.9万元,除此以外,公募机构今年单月的净申购金额均超过亿元。其中,4月公募机构净申购金额最多,达到3.06亿元,1月、6月、7月的净申购金额也都超过了2亿元,此外,3月、5月净申购金额分别达到1.95亿元和1.78亿元。

  债券基金依然是公募机构自购的最主要目标,今年以来净申购金额达到7.7亿元,占比过半;混合基金、股票基金的自购金额分别达到3.67亿元、2.26亿元,分别占比25.35%、15.61%;而净申购QDII基金的金额达8500.94万元。从单月来看,公募机构仅在3月、4月自购混合基金的金额较高,超过了债券基金。

  养老基金与海外配置成自购新方向

  一个新的趋势值得关注:公募基金加大了养老基金的自购力度。

  数据显示,公募机构自购19只养老目标基金达到2.24亿元,华安养老2030三年金额最大,达到5000万元,其他养老目标基金还包括了中欧预见养老2050五年A、汇添富养老2050五年、海富通稳健养老一年等。

  养老目标基金自购情况: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养老替代率呈现逐渐下滑趋势,预计2050年我国养老替代率会下滑到30%以下,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将受到较大影响,个人养老投资迫在眉睫。“新增市场成为公募基金必争之地,由于市场认可度有限,叠加流动性弱等因素,养老目标基金募资较难,但很多基金公司愿意投入资金培育产品。”

  海外投资市场的不断扩容也为基金公司自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中涉及日本市场的基金产品尤其受到青睐。

  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公司自购易方达日兴资管日经225ETF金额达5000万元,上投摩根日本精选股票获得自购金额2000万元,华安日经225ETF获得自购金额500万元。

  自购基金情况:

  

  此外,部分创新ETF基金也成为了基金公司自购较多的产品。

  数据显示,包括华夏创业板动量成长ETF联接A、华夏创业板低波蓝筹ETF联接A、银华MSCI中国A股ETF联接等在内的7只ETF联接基金都获得了1000万元的自购。

(责任编辑:康博)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头部公募热衷自购 海外配置、养老基金成新方向

2019-08-12 06:58 来源:中国证券网

  尽管今年以来A股市场起起伏伏,但不妨碍公募机构拿出 “真金白银”支持自家产品。在这其中,又以那些实力雄厚的头部公募“买买买”的热情最盛。

  数据显示,华夏、易方达这两家基金管理公司今年以来的自购金额达到1.7亿元和1.1亿元,在所有基金公司中“花钱”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基金与海外配置,成为头部公募自购的新方向。

  华夏、易方达自购最多

  截至目前,今年共有 58家公募基金实施了自购,涉及的基金产品达129只。

  华夏基金公司自购 8只基金,仅自购华夏鼎略A 就达到1亿元。此外,还分别自购华夏创业板低波蓝筹ETF联接A、华夏中证AH经济蓝筹A、华夏养老2035三年A等7只基金各1000万元。

  易方达基金公司自购7只基金,除申购易方达日兴资管日经225ETF达到5000万元以外,还分别自购易方达汇诚养老2038三年、易方达中证500ETF联接A等6只基金各1000万元。

  此外,华安基金公司净申购金额达到9500万元,南方、工银瑞信、鹏华共3家公募机构今年以来的净申购金额也达到至5000万元。

  公募基金自购情况:

  

  整体自购有所降温

  不过,整体来看,公募基金机构减少了自购行为。据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基金管理公司127次自购基金,金额达14.34亿元,自购金额同比降低三成。

  由于2月春节长假原因,公募机构净申购金额仅为5000.9万元,除此以外,公募机构今年单月的净申购金额均超过亿元。其中,4月公募机构净申购金额最多,达到3.06亿元,1月、6月、7月的净申购金额也都超过了2亿元,此外,3月、5月净申购金额分别达到1.95亿元和1.78亿元。

  债券基金依然是公募机构自购的最主要目标,今年以来净申购金额达到7.7亿元,占比过半;混合基金、股票基金的自购金额分别达到3.67亿元、2.26亿元,分别占比25.35%、15.61%;而净申购QDII基金的金额达8500.94万元。从单月来看,公募机构仅在3月、4月自购混合基金的金额较高,超过了债券基金。

  养老基金与海外配置成自购新方向

  一个新的趋势值得关注:公募基金加大了养老基金的自购力度。

  数据显示,公募机构自购19只养老目标基金达到2.24亿元,华安养老2030三年金额最大,达到5000万元,其他养老目标基金还包括了中欧预见养老2050五年A、汇添富养老2050五年、海富通稳健养老一年等。

  养老目标基金自购情况: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养老替代率呈现逐渐下滑趋势,预计2050年我国养老替代率会下滑到30%以下,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将受到较大影响,个人养老投资迫在眉睫。“新增市场成为公募基金必争之地,由于市场认可度有限,叠加流动性弱等因素,养老目标基金募资较难,但很多基金公司愿意投入资金培育产品。”

  海外投资市场的不断扩容也为基金公司自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中涉及日本市场的基金产品尤其受到青睐。

  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公司自购易方达日兴资管日经225ETF金额达5000万元,上投摩根日本精选股票获得自购金额2000万元,华安日经225ETF获得自购金额500万元。

  自购基金情况:

  

  此外,部分创新ETF基金也成为了基金公司自购较多的产品。

  数据显示,包括华夏创业板动量成长ETF联接A、华夏创业板低波蓝筹ETF联接A、银华MSCI中国A股ETF联接等在内的7只ETF联接基金都获得了1000万元的自购。

(责任编辑:康博)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