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医疗创新基金11日发行 探索港股投资机会
2019年伊始,市场依然在估值底部区域徘徊,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较低,但有些机构投资者已开始低位布局。据悉,中欧医疗创新基金将于本月11日发行,助力投资者参与A股和港股医疗创新领域的投资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中欧医疗创新基金是一只可投A股及港股的股票型基金,80%以上资产会投资在医疗创新行业的相关标的。同时,该基金不超过半数的股票资产可投资于港股,相比投资单一A股市场,这只基金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捕捉优质公司的投资机会,覆盖更多医药生物龙头企业。
据了解,中欧医疗创新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葛兰,是国内唯一一位管理医药基金的医学博士,也曾是“新财富第一”团队的成员,拥有8年以上医药行业投研经验。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同样由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A过去2年累计收益为12.34%,而同期中证医药指数下跌15.79%,上证综指下跌19.65%。值得一提的是,中欧医疗健康A在同期500余只同类偏股型基金中排名前3%。
分析人士指出,葛兰对医药产业格局变化和子行业投资方向具有超强的把握能力。2018年医药板块由热转冷,三季度末医药各子行业全线收跌,但中欧医疗健康A通过把握创新药企业、优质仿制药企业以及医疗服务龙头的行情,在前三季度逆势获取了7.08%的正收益。
展望未来,葛兰认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医保基金支出稳定增长,医药生物作为强刚需行业,有望迎来长期发展。政策方面,创新品种审评时限缩短、行业用药结构大幅改善等利好不断兑现,创新药头部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此外,当前医药板块估值不足25倍,处于近十年低位,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