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绩优股或成反弹先锋 借道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抢先布局

2018年07月11日 06: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随着多家上市公司2018年中期业绩预告密集发布,中报披露大幕即将拉开,中报行情窗口期也日益临近,尤其是在当前A股和港股市场双双震荡调整下,寻找有业绩支撑、基本面优秀的个股进行左侧配置,成为穿越震荡、布局反弹的不二之选。即将于7月4日开始发行的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混合型基金(005847)即致力于从估值水平、成长能力、盈利质量等多角度出发,挖掘港股和A股市场上长期业绩增长优秀的上市公司投资机会,分享企业和经济稳定增长收益。

  据了解,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重点投资港股市场,兼顾A股市场机会,其股票仓位比例范围为60-95%,其中可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二是以业绩驱动型的上市公司股票为主要标的构建组合,这一策略并不受制于市场风格的变化,适应性更强。

  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长期表现来看,业绩始终是驱动股价上行的最重要力量,绩优股长期收益率远超市场的主要指数收益率,超额收益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8日的最近十年,标普全球绩优股指数累计回报109.95%,相对于其对应的大盘指数超额回报为31.4%。而在A股、美股、日股3个市场中,中国申万绩优股指数、标普500绩优股指数、标普350绩优股指数、标普日本绩优股指数最近十年累计回报分别为62.35%、175.16%、158.97%和79.07%,超额收益率分别为73.02%、28.20%、101.18%、28.65%。

  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拟任基金经理张峰介绍,该基金在投资中将结合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和自下而上的个股精选的投资策略,选择估值水平合理、成长能力优秀、盈利质量较好的个股构建组合。估值方面,将根据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基于动态静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市盈率(PE)、市净率(PB)等多个指标衡量该公司的股价是否处于合理的估值区间;同时,根据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的增长水平指标作为判断公司未来成长性的依据,分析其未来盈利能力,再通过深入调研和研究,对上市公司盈利的质量及可持续性进行研究和追踪,以挖掘出具有长期稳定增长潜力的优质个股进行投资。

  张峰正是挖掘绩优股的一把好手,尤其是在港股等海外市场上驾轻就熟。“绩优基金管理”也成为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的第三大特点。据了解,张峰具有17年海外投研经历、9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曾在摩根史丹利、里昂证券、美林证券等国际著名投行任职从事投研工作,现任富国基金海外权益投资部总经理。

  基于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突出的管理能力,张峰管理业绩优异。银河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张峰管理的富国中国中小盘最近五年累计回报87.81%,排名同类第1/18名。自2012年9月4日成立以来,富国中国中小盘经历了港股市场箱体震荡及多次涨跌更替,累计实现回报143.78%,远超同期恒生指数51%和沪深300指数63.71%的表现。

  业内专家建议,当前港股和A股都处于震荡状态,绩优股随市调整,也带来了难得的布局机会,未来绩优股有望成为市场反弹的急先锋。投资者可以借道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这样的选股能力较强的基金以布局,该基金将在招商银行等各大银行、券商渠道发行。

(责任编辑:康博)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