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融学假设人们都是理性的,在有效的分析之后能做出合理判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今投资界,机构投资者往往对定价模型之类的分析工具了如指掌,对于信息的把握速度也大同小异,真正比拼的是心理素质,优秀的投资者必须具有“心理优势”才能长期跑赢市场。
要获得利润,只要做到“高抛低吸”即可,但在实际投资中很难做到,往往投资者会做成“高吸低抛”。从心理层面剖析,原因在于投资者在投资获得一定利润后愿意加大投资,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后自信心膨胀,甚至放松对风险的防范,仓位越来越重,导致高位的投资远大于低位的投资。一旦亏损,又急于摆脱,卖出后亏损的痛苦导致投资者偏于谨慎,不愿意加大投入,错过了低位介入的机会。这种现象在基金经理中也较普遍,业内称之为“追涨杀跌”,此类投资者被称为“趋势型投资者”。巴菲特在谈到投资心得时总结说:“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的确,如果无法突破惯性思维、摆脱心理影响,投资者无法成为优秀的投资者。在投资时,没有人能预测资产价格真正的顶或真正的底,但能判断的是投资者在做决策时是否理性,市场上其他投资者是否已过于乐观或陷入绝望。
就投资目的而言,投资者相较于利润的长期稳定增长而言,更加需要暴利吗?未必。投资者的确需要利润,但更看重的是获得利润时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投资者需要利润稳定增长,画成图表就是一根向上倾斜的震荡曲线。然而,市场并不是如此完美演绎的。很多时候,市场的变动更像一根正弦函数曲线,阶段性的低点平行于原点甚至低于原点。投资者的短视往往在于线性思维,将未来的走势判断在当前走势的延长线上,这就造成了下跌时的恐惧和上涨时的贪婪。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要努力把正弦函数变成向上倾斜的震荡曲线。
要成为优秀的投资者,必须认识到心理波动能影响最终投资效果,能够运用心理波动投资,而不是被心理波动影响。
优秀的投资者应做到:
首先,需要了解自身的心理弱点,形成自己的风格,独立思考。在分析市场或者对手前,先分析自身的心理弱点,了解自己何时恐惧、何时贪婪,记录市场每个高、低点时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市场亢奋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是异常艰难的,恐惧、贪婪、愤怒、喜爱甚至当时的心情都会影响决策方向。只有能够控制自己,才能控制投资。尽可能地扬长避短,冷静而独立地思考,善于在合适的时间点做合适的事。
其次,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与其负担沉重地上战场,不如把投资当作爱好或游戏,思考如何运用自身的优势战胜对手,享受在投资过程中,而不是考虑之后的排名、奖金等。
再次,适度量化投资,遵守投资纪律。数量化投资是控制情绪化交易的利器,根据投资目标制定适当的投资策略,设立止盈、止损位,即使主动投资也仍使用适度的量化策略,严格控制仓位或建仓价格等,减少临时性做出重大决策。
第四,分散投资。应多样化、分散化投资,不以个人喜好锁定在某几个品种上,更不可以爱上你的投资品。
最后,考核长期化。如果是投资机构的话,考核需要长期化,设立长期目标,不增加短期心理压力。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必须了解要掌握有效的“心理优势”是很难的,毕竟人性天生是有弱点的。从众、过于自信、恐惧、贪婪等心理与生俱来,很难改变。好在我们仍可以通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战胜市场,选择具有“心理优势”的基金管理人做委托投资,可能较为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