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平安人寿年内第三次举牌。根据平安人寿发布的公告,平安资管受托该公司资金,投资于农业银行H股股票,于2月17日达到农业银行H股股本的5%,触发举牌。
这一举动再次彰显了险资对银行股的偏爱,更透露出当前市场环境下险资的投资策略与逻辑。今年以来,共有4家保险公司6次举牌。其中,4次举牌涉及银行股,5次举牌H股股票。
从年内险资举牌情况来看,高股息股票备受青睐。而银行股作为高股息股票的代表,以稳定的分红、较低的估值以及良好的流动性,吸引了险资密集加仓。
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月25日收盘,国有六大行H股股息率均超过5%。相较于A股,H股上市银行的股价普遍存在折价现象,股息率优势更为显著。
仅从平安人寿来看,其近期对银行股表现出了一定“偏爱”。2024年12月以来,平安集团大举买入建设银行H股、工商银行H股,目前持股占比分别突破5%、18%。其中,2月14日,平安集团买入1.33亿股工商银行H股,耗资约7.54亿元。1月15日和17日,平安人寿先后举牌邮储银行H股和招商银行H股。
除平安人寿对银行股尤为青睐外,1月27日,新华人寿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收购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3.3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从0.89%变为5.87%。
“险资近期密集加仓银行股并多次举牌,核心因素是高股息策略与会计准则优化。”民生证券分析师张凯烽表示,当前,险资加仓权益资产的动力来自三重因素。一是长端利率低位运行,固收资产收益率承压,倒逼险资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二是监管部门鼓励险资入市,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三是从会计准则优化因素考量,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高股息资产可通过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科目减少利润表波动,与险资“收益稳健”的诉求高度契合。银行股兼具高分红、低估值、流动性强的特征,与保险资金风险偏好匹配,未来或持续成为险资增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