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行业研究推进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体系建设工作,引发广泛关注。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药品目录的建立是我国健康保险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其通过规范药品保障范围、优化支付标准、联动医疗资源,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注入新动力。
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保障力度不断增强,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健康保障。《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2024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长期、短期业务保费收入合计近万亿元,近10年年均增速超20%,已积累超2.5万亿元长期责任准备金,成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的坚实储备。根据部分公司公开的2024年理赔报告,9家人身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最大赔案均超千万元,最高赔付超3100万元。
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兼总精算师孙汉杰介绍,药品目录体系建设可提升消费者购买商业保险的信息透明度,有利于商业保险公司增强对医疗行为和医药服务价格的影响力,通过专业的风险管理运营能力,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泰康人寿认为,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药品目录,能够将更多医保目录外的创新药械和前沿疗法纳入保障范围,为患者提供更高层次的医疗保障,强化商业医疗险与基本医保衔接,为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赋予新动能。同时,有利于构建多方共赢生态。药品目录将串联药企、医院、险企和患者,例如,药企可扩大市场,险企可提升服务效率,患者可减轻用药负担,有效缓解“创新药进医保难、进市场慢”痛点,加速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