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保险资金频繁“扫货”银行股。
《金融时报》记者统计发现,2025年以来,险资4次举牌中有3次投向了银行股。具体来看,平安人寿先后举牌邮储银行H股和招商银行H股;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平安资管增持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上升至6.06%。
回看刚刚过去的2024年,险资合计举牌有20次之多,创近几年新高,银行股同样是重点关注对象。业内专家表示,从市场表现来看,银行股业绩较为稳定、分红高、市值大、流动性较好,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成为险资投向重点。随着鼓励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的进一步释放,预计险资举牌银行股的趋势或将延续。
国有银行H股备受青睐
1月24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新华保险拟以协议转让方式收购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3.296亿股股份。权益变动完成后,新华保险持有杭州银行的股份数量将占杭州银行股本总额的5.87%,触发举牌线。
中国平安也于近日举牌银行股。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1月10日,中国平安及其子公司平安人寿增持招商银行H股,合计持股比例达到5.01%,触发举牌条件。2月6日,平安资管再次增持招商银行H股378.6万股,持股比例上升至6.06%。
记者注意到,2024年底开始,中国平安及其子公司便频繁买入银行H股,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均有所涉猎,且均触发举牌条件。
“近期险资频频入市是因为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促使险资通过举牌来实现权益法核算,优化资产配置。另外,险资面临潜在的‘利差损’压力,有进一步增厚投资收益的现实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股息的银行股成为险资重点配置方向。”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进一步表示,一方面,银行股通常具备高股息、稳定的盈利模式和完善的治理结构,符合险资的长期稳健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配置高股息银行股能够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计入报表,减少当期损益的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