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4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呈现诸多亮点,同时也为商业保险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据介绍,本次调整共有91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涵盖肿瘤用药26种(含4种罕见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15种(含2种罕见病)、罕见病用药13种、抗感染用药7种、中成药11种、精神病用药4种以及其他领域用药21种,使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进一步提升了肿瘤、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
新增的91个药品中,90个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全球新”创新药有38个,无论是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体现了国家对创新药的支持,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更优质的治疗选择。截至2024年10月,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累计受益8.3亿人次,累计为患者减负超8800亿元,预计2025年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医保目录的持续优化让新药、好药以更合理的价格纳入医保范围,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得到切实减轻。然而,这也对商业保险的购买需求造成了一定冲击。医保扩大保障范围和提高报销比例,意味着部分原本需要通过商业保险来覆盖的医疗费用,现在可由医保承担,进而减少了个人对商业保险的依赖。
尽管如此,商业保险作为医保的补充,其独特价值依然不可忽视。医保在保障范围和报销比例上存在一定限制,而商业保险可以覆盖医保无法涉及的部分,如高端医疗服务、进口药物等。因此,在医保目录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商业保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医保目录的调整可以倒逼保险公司进行产品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保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