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险企车均保费上涨 原因何在?
近日,关于车险保费上涨的讨论不断出现,新能源汽车尤甚。有新能源车主反映,其爱车保费上涨了近3倍。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55家已披露2024年二季度车均保费数据的险企中,有44家险企二季度车均保费较一季度明显上涨,占比近九成。
整体来看,此次车险保费上涨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保费上涨幅度多在百元之内。车均保费在1000元至2000元这一区间的险企仍是主流,占比近六成;仅有个别险企车均保费低于1000元或者高于5000元。二是相较于今年一季度,二季度车均保费的集中度有所上升。
1000元至2000元仍是车险保费主流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车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4310.73亿元,同比增长1.45%。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对财险公司总保费的贡献率达到46.98%,虽然同比下降了1.51个百分点,但仍然是财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压舱石”。
从财险公司披露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车险保费呈上涨之势。在披露车均保费的55家险企中,近九成都出现了上涨,涨幅多在百元区间,仅有9家险企二季度车均保费较一季度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不甚明显。
记者进一步统计发现,二季度,有31家险企车均保费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占比近六成;低于1000元的险企有5家;其余机构多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个别机构超过5000元。
具体来看,二季度车均保费不到1000元的5家险企分别是华农保险、都邦财险、富邦财险、中煤财险、鑫安汽车保险,车均保费分别为998.61元、960元、900元、900元、801.02元。车均保费超过3000元的8家险企分别是现代财险、日本财险、京东安联财险、国泰财险、中银保险、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海峡金桥财险,车均保费分别为6100元、6050.39元、5371元、4162元、3403.18元、3232.47元、3175.1元、3118元。而今年一季度,车均保费最高的是日本财险,为9252.75元;车均保费最低的是富邦财险,为640.73元。这意味着,车均保费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向1000元至2000元这一主流区间靠拢。
三家公司承保利润占行业九成
2024年以来,车险市场集中度呈现上升势头,头部险企优势地位明显。从二季度各险企公布的数据来看,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3家公司占据了车险市场68.6%的份额。
上半年,人保财险车险保费收入为1393.64亿元、平安产险为1048.24亿元、太保产险为521.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3.43%、2.76%,市场份额分别为32.33%、24.32%、11.95%。
从承保利润表现来看,上半年,车险行业实现承保利润135.01亿元,承保利润率为3.13%。在经营车险的65家财险公司中,39家实现承保盈利、26家承保亏损。其中,人保财险实现车险承保利润75.66亿元、平安产险为40.12亿元、太保产险为12.89亿元,3家公司合计贡献了全行业超九成的承保利润。
人保财产、平安产险的利润贡献度分别为56.04%和29.72%,这两家公司对行业利润贡献的份额均超过了保费市场份额。
“车主喊贵、险企喊亏”问题何解
针对车均保费普遍微涨的情况,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二季度营运类车辆增多、商业险投保率增高、三责险限额上升等因素。值得关注的是,饱受热议的新能源车险是造成此次车均保费上涨的动因之一。
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在车险保费中占比已达11.5%,较2022年进一步提升3.7个百分点。而新能源车的保费价格要显著高于燃油车。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的平均保费实际上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其中,纯电车每年保费平均比燃油车贵1687元,约为燃油车的1.8倍。
《金融时报》记者初步统计,在此次公布车均保费数据的险企中,现代财险、海峡金桥财险、中银保险、比亚迪财险的新能源车险保费占比均超过20%,其中,现代财险甚至超过70%。
对此,某资深险企研究员对记者表示,整个行业的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大概比燃油车高10个百分点以上。“由于新能源车险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风险估算体系,导致当前新能源车险的成本总体偏高,该成本通过高额的车险价格转嫁给了消费者。”该研究员表示。
不过,整体来看,车均保费还是在向监管部门所要求的“降价、增保、提质”的方向发展。今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贴合市场需求,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为兼职运营网约车的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征求意见稿落地,将促进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发展,增加产品供给,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最终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随着险企费率精算水平的提高,新能源车零部件价格的降低,智能驾驶系统能力的提升,“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问题会有所缓解。(记者 李丹琳)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