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加大对外开放的底气从何而来
我国保险业正不断释放对外开放的活力。近日,在“引进来”方面,美国保德信、比利时富杰集团、意大利忠利集团等外资保险巨头频频通过股权收购、战略投资等方式,持续加码中国保险市场。在“走出去”方面,上海再保险“国际板”各项工作不断提挡加速,即将迎来第二批专业机构入驻;中国太平在欧盟开设首个子公司,逐步向欧盟主要市场拓展。
与此同时,我国保险业高级管理人员再度增添了“洋面孔”。近日,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批复核准了村上祐一(MURAKAMI YUICHI)出任中国人保寿险副总经理、董事的职务。本土保险公司聘任外籍高管,更多传递了一种信号——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本土保险公司正逐步扩大其全球化视野。
为何我们能够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要求我国保险业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一方面,我国保险业有足够的底气。根据安联集团近日发布的《2024年安联全球保险业发展报告》,2023年,中国保险市场表现优异,总保费收入增长9.1%,达到6540亿欧元,创下近几年的最快增长。未来十年,中国保险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总保费将保持7.7%的年均增长率,巩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的地位。
另一方面,我国保险业有足够的容量。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目前,全球最大的40家保险公司有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共有保险法人机构238家,资产总额29.96万亿元。其中,境外保险机构在境内已经设立67家营业性机构和70家代表处,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4万亿元,在境内保险行业总资产比例已经达到10%。
尤为重要的是,我国保险业有足够的诚意。以往,外资险企在中国仅能独资运营产险公司,无法独资设立集团公司、寿险公司等其他业态。如今,这些藩篱均已破除。金融监管总局陆续推出了50多项对外开放措施,取消了外资股份比例限制,现在外资可持有保险机构100%的股权。今年3月,国务院还印发了《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其中提及要“深化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行业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专业保险机构在境内投资设立或参股保险机构”。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境保险机构在华密集布局,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呈现出许多新变化。多年前,我国仅有友邦人寿一家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如今,外资独资保险公司接连出现,除友邦人寿外,安盛天平、安联人寿、汇丰人寿、中意财险陆续由合资企业转变为外资独资企业。另外,还有部分合资险企的外方股东加大投资力度,获得相关险企的控股权。
实践告诉我们,开放可以促进发展。外资保险机构往往在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拥有国际经验和专业技术,其深度参与不仅能够增加我国保险产品与保险服务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也能够与中资保险机构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发展路径,有利于推动我国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创新。
但也要注意,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应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我们应持续跟进地缘政治冲突、国际经济形势、外资保险公司母公司及其所在地区重大事项的潜在影响,及时跟踪收集研究国际金融动态,聚焦影响外资保险机构稳定的“关键事”和“关键行为”。
当然,吸引外资进入我国保险市场不是最终目的,如何实现共生共赢、促进我国保险市场高质量发展,才是行业需要共同探索的课题。其中的关键是,不同类别、不同规模的中外资保险机构同台竞技,要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中找准自身定位,注重专业化、差异化发展,推动保险资源真正集聚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上来,与更多更加多彩的面孔一道,共同谱写好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新篇章。(孙榕)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