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13家不达标、16家未披露、9家风险综合评级成谜

2024-05-30 13:19 来源:财联社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一季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13家不达标、16家未披露、9家风险综合评级成谜

2024年05月30日 13:19    来源: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9日讯(记者 夏淑媛) 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出炉,各家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度和风险承担情况如何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截至5月29日,在已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176家保险公司中(77家人身险公司、85家财产险公司、14家再保险公司),有13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其中包括5家人身险公司、8家财产险公司。 

  整体来看,在13家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中,有11家风险综合评级被划为C类、3家被划为D类,风险综合评级较低成为拖累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6家险企未能按期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而在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176家险企中,仍有9家公司未能披露上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 

  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一季度,保险业的偿付能力压力整体有所缓解,多家公司通过增资发债,或是对最低资本进行差异化调节、甚至利用财务再保险等手段来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从人身险公司来看,超过半数的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有所提升,但仍有部分险企仍然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 

  人身险公司:5家偿付能力不达标、6家风险综合评级成谜

  偿付能力是衡量一家险企资本充足度与风险承担情况的重要指标。按监管规定,偿付能力达标须同时满足三大条件:一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二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三是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截止5月29日,有77家人身险公司按期披露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5家公司皆因风险综合评级较低偿付能力不达标。其中,平安养老、华汇人寿、合众人寿、弘康人寿风险综合评级被划为C类,北大方正人寿则被划为D类。 

  具体来看,由于亿元保费处罚量、亿元保费保险欺诈案件量等操作风险方面,弘康人寿2023年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被评定为C类。 

  其他4家险企同样因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被划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其中,华汇人寿已经连续8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该公司在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因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监管部门认为公司操作风险较大,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B类降为C类。

  合众人寿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主要因为操作风险较大所致。该公司表示,针对该类问题,将按照既定的方案推进相关整改工作。 

  在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北方方正人寿表示,公司2023年四季度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但受指标时间维度等因素影响,可资本化风险得分仍处于低位水平,公司将继续加强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管理。

  从平安养老保险来看,该公司2023年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得分已达到B类分数,但由于监管有关风险综合评级评价调整规则的原因,该公司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暂维持C类评级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中韩人寿、海保人寿、和泰人寿、华贵人寿、国华人寿、三峡人寿6家公司在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未披露上季度风险综合评级。 

  此外,还有君康人寿、百年人寿、中融人寿、大家人寿、前海人寿、珠江人寿、渤海人寿、上海人寿、富德生命、中汇人寿(天安人寿)、瑞众人寿(华夏人寿)、海港人寿(恒大人寿)、昆仑健康、和谐健康14家人身险公司最新偿付能力报告因故未能出炉。

  财产险公司:8家偿付能力不达标,3家未披露风险综合评级

  2024年一季度,8家偿付能力不达标的财产险公司包括富德产险、安华农险、珠峰财险、前海财险、都邦财险、渤海财险、华安保险及安心财险。 

  此外,安诚财险、阳光信保、华海财险3家公司在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未能披露上季度风险综合评级情况,另有申能财险(天安财险)、长安保险2家险企未能按期披露偿付能力报告。 

  具体来看,自2022年一季度开始,珠峰财险风险综合评级便由B类转C类,成为偿付能力不达标险企。2023年四季度,该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仍为C类。 

  据悉,珠峰财险2023年四季度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可资本化风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降低、内源性资本不足;二是在“非车险业务应收保费率”“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发展偏差率”“亿元保费保险欺诈案件数量”“财务风险事件合计次数”四个方面扣分较上期增加;三是流动性风险提升。 

  同时,珠峰财险透露,公司正推动增资扩股工作,优化风险管控流程。 

  从老牌农险公司安华农险来看,该公司2022年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由BB类连降两级至C类。由于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风险,安华农险2023年4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仍为C类。 

  据都邦财险披露,其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主要由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可资本化风险,偿付能力充足率连续低于150%,内源性资本占比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公司治理效果不佳,导致操作风险评分较低;三是盈亏情况、保费增速、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发展偏差率、立案注销率等指标在行业排名中处于较低水平。 

  据了解,渤海财险2023年三、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 C,主要由于流动性风险等监测指标表现不佳。 

前海财险则由于现有业务规模和经营情况下资本占用较高,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C类。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前海财险表示将强化资本管理,加强投资管控。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