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富卫保险回港上市,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放弃“同股不同权”

2022年03月04日 10:24    来源: 银柿财经    

  近日,香港首富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控股的富卫保险集团递表港交所。

  2021年6月,富卫保险曾欲赴美上市,恰逢有公司被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审查,因此,富卫保险的美股上市计划最终搁浅。根据路透社与南华早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报道,本次富卫保险拟于港股募资10亿美元,远低于此前拟在美募集的20~30亿美元。

  本次富卫保险回港上市,还有另一个看点:李泽楷最终还是放弃了“同股不同权”的构想。何为“同股不同权”?即将股票分为A类与B类,A类股作为向外部投资人发行的股份,在公司上市后为流通股,B类为非流通股,享有更多的表决权,使得持有同等比例股权的股东享有差异化的表决权利,从而保护公司创始人、原始股东与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此前富卫保险赴美的招股书中提出将在完成美股挂牌时,将股权结构转变为A、B股形式,一股B类股拥有10票投票权。目前,港交所同样接纳“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但仅限创新产业公司,如2021年成功赴港上市的小米集团-W(1810.HK)、美团-W(3690.HK)等,富卫保险不在此列。富卫保险选择回港上市,就意味着放弃了“同股不同权”的构想。

  截至目前,根据港股招股书,李泽楷通过其全资拥有的PCGI共计控制公司76.90%的表决权,公司股东还包括瑞士再保险公司、厚朴基金等。于2021年12月及2022年1月,公司再次融资约16.25亿美元,投资者包括国际另类投资机构Apollo旗下的一家再保险公司Athene、泰国国王为最大单一股东的泰国汇商银行、加拿大养老基金、华泰证券等。南华早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通过本次融资筹集的资金将专门用于偿还公司在东南亚多年扩张并购后激增的债务,为IPO扫清道路。

  2013年成立伊始,李泽楷就率领着富卫保险开启了“买买买”模式。2013年2月,李泽楷向荷兰国际集团收购了香港、澳门及泰国的保险业务,成立了富卫保险;截至2021年底,富卫保险已经进行了多达11起并购行动。想要进入某个国家的市场,就挑一家当地公司收购——如2015年6月,通过PT Finansial Wiramitra Danadyaksa(后更名为富卫印尼)的50.1%股权进入印尼市场,2016年4月通过收购Shenton Insurance Pte. Ltd.(后更名为富卫新加坡)的90%股权进入新加坡市场。截至目前,富卫保险已经通过“买买买”把业务拓展到了日本、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10个市场,并在招股书中明确表达了进军中国内地市场的野心。事实也证明,这种“财大气粗”的扩张模式十分有效,招股书称东南亚人寿保险业的竞争格局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戏剧性”的改变,按年化保费排名,富卫保险已由2015年的第10名蹿到了2020年的第5名。

  从客户数量来看,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分别拥有560万、700万与760万名个人客户,年化复合增长率16.9%。而在新增个人保单持有人中,千禧世代的比例也逐年攀升,截至2021年末已有62.3%的新增个人保单客户属于千禧世代。

  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2.32亿美元、94.87亿美元与116.97亿美元,其中扣除分保至再保险公司的保费后,保费及收费收入分别为51.27亿美元、76.82亿美元与93.02亿美元。不过,2019年及2020年,公司分别净亏损3.32亿美元与2.52亿美元,2021年净利润2.49亿美元。

  除了大手笔的并购与融资,富卫保险的高管团队阵容同样豪华得令人吃惊。抛开首富次子、电讯盈科(0008.HK)话事人李泽楷不谈,集团行政总裁黄清风,曾担任保诚亚洲的董事总经理;董事会主席夏佳理,曾经长期担任港府公职人员,于2006年至2012年任港交所主席;独立董事张怡嘉,从2007年至今任香港明报首席策略总监;独立董事Dirk Sluimers,曾经是荷兰公共卫生部副部长、财政部预算案总监、荷兰国务委员会特派国务委员。

  李泽楷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自己将大部分精力花在了人寿保险上。藉由一份招股书,世人窥见了他治下的“保险帝国”,也窥见了他对于保险业的热情与野心。李泽楷曾在1994年收购鹏利保险,并于1999年将其更名为“盈科保险”后在港股上市,2007年卖出后赚得35亿港元。如今兜兜转转,李嘉诚又带着富卫保险回到了港股,新的轮回,就此开启。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富卫保险回港上市,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放弃“同股不同权”

2022-03-04 10:24 来源:银柿财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