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加速创新

2022年01月21日 07:26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伴随政策红利密集落地,发展养老第三支柱鼓点渐紧,这也对保险机构参与第三支柱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当前保险市场的商业养老产品,限期缴费的年金保险凭借收益相对稳健、缴费灵活在市场占据主流。除了传统年金保险外,近年来,政策还持续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发展,并鼓励险企推出更多具有更高保障属性的保险,包括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都已在运行中。

  业内人士表示,从个人层面来看,由于人们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过于依赖,制定养老规划的主动性普遍不高,政策支持和消费者教育仍需进一步补齐“短板”。从保险机构角度而言,应进一步发展各类有政策支持和商业性的养老保险产品。

  年金保险占比较高

  近年来,保险业大力发展具有养老属性的各类商业保险。养老保险需要具备长期性、安全性、收益性、领取约束性等特点。年金保险则被认为是具有养老功能、适合参与第三支柱建设的商业保险品种之一。

  当前保险市场上绝大多数商业养老产品,都是限期缴费的年金保险。即投保人按期缴付保险费到特定年限时开始领取养老金。如果年金受领者在领取年龄前死亡,保险公司或者退还所缴保险费和现金价值中较高者,或者按照规定的保额给付保险金。

  部分险企也在年金险中进一步添加保障,增加了其养老属性。以平安人寿御享财富保险产品计划养老版为例,养老版由平安御享财富养老年金保险、平安聚财宝(2021)终身寿险(万能型)、平安聚财宝(2021)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组成,考虑到已退休和临退休人群的保障需求,将投保年龄上限放宽至75岁,交费期限可选3年或5年,8年满期。平安人寿表示,养老金快速给付的特点能及时解决养老开销,同时递增给付还能帮助保持养老生活的稳定。

  近年来,养老年金保险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10月底,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近1.5万亿元。银保监会此前也表示,养老年金保险收益稳健,是传统的具有养老功能的商业保险,将不断促进养老年金保险业务的发展。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也指出,保险机构应多领域丰富产品供给,加大普惠保险发展力度,服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满足人民健康保障需求,提高老年人、儿童保障水平,加大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各种灵活就业人员等特定人群保障力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认为,目前我国的年金保险以定期产品居多,具有可保障终身的养老产品相对较少,未来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从需求端来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消费者对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配置养老保险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年轻。从供给端来看,保险业回归保障功能后,保险公司更倾向于推出长期期缴的保障型产品,因此,很多险企将主打产品瞄准了年金保险。在供需两端的互相促进下,近年来年金保险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多个专属养老保险试点运行

  除了传统年金保险外,近年来,政策持续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发展,并鼓励险企推出更多具有更高保障属性的保险。

  2018年5月,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启动,标志着我国开始探索运用税收优惠引导个人开展养老金积累。试点以来,运行总体平稳,流程不断优化。截至2021年10月底,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累计实现保费收入近6亿元,参保人数超过5万人。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一些原因,税延养老险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比较有限。

  在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运行基础上,2021年5月,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成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探索的一个方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以养老保障为目的,领取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产品。产品设计分为积累期和领取期两个阶段,领取期不得短于10年。产品采取账户式管理,账户价值计算和费用收取公开透明。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自2021年6月1日起,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启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鼓励试点保险公司开发针对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截至2021年10月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保费收入约2亿元,承保人数超过1.7万人,其中网约车司机约5600人。

  王向楠表示,养老保险产品名称中有“保险”字样,说明其保障属性强。一方面,产品的期限长,可以设计为终生领取,寿命越长,领取越多。另一方面,可以随工资增长率等设计为指数化养老金。此外,养老保险还可根据家庭成员生命状况而调整养老金领取金额。

  市场活力仍待进一步激发

  虽然当前养老保险日益受到重视,且发行种类也逐渐丰富,但整体来看养老保险市场活力仍有所欠缺。

  “由于人们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过于依赖,制定养老规划的主动性普遍不高。同时,制定养老规划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包括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养老服务政策、金融、财务及保险知识等,这些内容都相对深奥,多数人学习理解存在一定困难。这导致多数个人客户没有制定自身的养老规划,已制定养老规划的人也有很大一部分没有真正落实,因此个人客户主动投保养老保险的意识不强。”中国人保个险部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

  对此,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认为,在政策层面,一些利民的好政策没有得到良好宣传,应该让百姓了解相关政策,明确养老预期。

  王向楠建议,保险机构作为第三支柱“主力”,应进一步发展各类有政策支持和商业性的养老保险产品,为居民提供养老财务保障。发展满足居民养老护理、医疗的保险产品,且参与建设养老服务业,为居民提供老年人生活保障。促进养老金积累,提升居民储蓄到长期投资的转化率。

  中国人保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研发项目为契机,分阶段、分层次稳步推进商业养老保险供给相关工作,增加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供给,坚持回归保障,聚焦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创新发展定价科学、投保便利、收益稳健、服务多元的各类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为老年阶段的保障与融资需求提供保险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加速创新

2022-01-21 07:26 来源:经济参考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