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庆假期临近 旅游意外险如何“避坑”?

2021年09月30日 13:56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罗葛妹

  来源:天下银保

  在预算范围内尽量买意外身故伤残和意外医疗保额高一些的产品,有的国家医药费很贵;认真看保险合同,尤其是保险责任、特约和责任免除;尽量别在旅游场所买,提前在网上投保更省钱。

  “十一”黄金周临近,大家的出游热情持续高涨。

  根据同程旅行发布的《2021“十一”黄金周旅行趋势报告》,202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国内游人数将达到6.5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八成以上。

  与以往“十一”假期大部分游客选择长线游不同,今年“十一”假期出游主要以周边短途游、国内中长线出游及探亲为主。

  出行游玩,除了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外,人身、财产安全保障也必不可少。那么,哪些保险能覆盖出行的安全保障?如何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旅游保险,尤其是旅游意外险?有了意外险,还需购买旅游意外险吗?《国际金融报》记者邀请到小雨伞高级产品经理刘娜为大家一一解答。

  种类丰富 责任多样

  旅游意外险的定义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在出差或旅游的途中因意外事故导致死亡或伤残,或保障范围内其他的保障项目,保险人应承担的保险责任。

  现在市场上的旅行意外险产品种类丰富,有的保障责任较多,例如安联的环游四海、美亚的万国游踪;也有的保障责任较单一,例如平安的8毛境内出行保,基础版就只有意外身故伤残和意外医疗责任。

  一般情况下,旅游意外险都会覆盖意外身故伤残责任,还会有部分拓展责任,例如紧急救援、交通意外、急性病身故、身故遗体送返、财产损失、第三者责任、签证拒签、航空/旅行/行李延误等。

  旅游意外险保障时间可长可短,保费低保额高,例如平安8毛境内出行保,基础版可选1至10天,1天保费0.8元就可获得10万元意外身故保额。一般旅游意外险保险期限不会超过1年。

  按四个要素配置

  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才是关键。

  首先要看去哪里旅游。如果是国内游选择国内旅游意外险,国外游则选择境外旅游意外险,这个一定要分清楚。

  有的产品会细分地区,例如仅用于港澳台、仅用于欧洲、仅用于东南亚、仅用于海岛、仅用于国内等。有些国家会要求提前买保险,且对责任、保额、保险期限有确切要求,这个投保时要注意提前了解目的地国家的相关要求,例如从2004年6月开始,去欧盟各国,办理申根国家签证需先投保境外医疗保险,且对所买保险有两个要求:一是境外医疗保险金额不少于3万欧元,一般为30万元人民币以上;二是必须是附带全球紧急救援功能的保险。

  如果是境外游,可选择责任相对全面的产品,注意一定要有紧急救援,推荐安联、美亚这类有自建救援机构的保险公司的产品,后续服务更方便。去高风险国家或地区的话,可选产品很少,一般会除外处于战争状态或已被宣布为紧急状态的国家或地区,少数产品可以保障紧急状态的国家或地区,但是会大幅降低保额后赔付,例如平安的乐游全球只赔原保额的10%。

  如果只是在周边城市休闲游玩一两天,其实买个责任简单的保险产品就行了。去高原地区,最好买可以保高原反应和紧急救援的产品。

  再看去多久。按出行时间选择产品,例如去1天,就没必要买半年的,去1年就最好买足1年,境外旅行意外险一般都会要求出游前在国内就要投保,如果是在境外买是没用的,在国外玩到一半发现旅游意外险到期了,那就尴尬了。

  出行方式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果是自驾游,就买含自驾责任的产品,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多,可以买交通意外保额高的产品。

  最后要看去做什么。如果有高风险运动,例如去跳伞、蹦极、潜水、滑雪、攀岩等,得买含高风险责任的产品。如果去参加非职业赛事,得买可以保对应赛事的产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预算范围内尽量买意外身故伤残和意外医疗保额高一些的产品,有的国家医药费很贵;认真看保险合同,尤其是保险责任、特约和责任免除;尽量别在旅游场所买,提前在网上投保更省钱。

  意外险≠旅游意外险

  也许有人要问了:“我平时已经买了意外险,那外出旅游还要配旅游意外险吗?”

  答案是“需要”,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是意外险一般不保境外游,去海外和港澳台地区都得靠境外旅游意外险保障。

  二是意外险保额有限,而旅游过程中风险比平时高,买旅游意外险可以在旅游期间大幅度提升的保额。

  三是意外险责任有限,很多旅行中的风险得用旅游意外险来保障,例如紧急救援、签证拒签、身故遗体送返等。

  四是去某些国家必须买满足签证要求的旅游意外险,一般意外险无法满足要求。

  最后是旅游保险的理赔问题。出险后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报案即可,一般而言,旅游意外险的理赔比较简单,依据其理赔流程申请即可。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国庆假期临近 旅游意外险如何“避坑”?

2021-09-30 13:56 来源:国际金融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