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保大咖说:买保险莫贪便宜 选择正规渠道投保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8日讯 今晚8点,由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推出的《金融消保大咖说》第四期节目准时播出,本期节目的话题是“产险理赔有温度,消费权益有保障”。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表示,消费者应当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保险,以防买到“假保险”。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
李文中提醒消费者,如果买了“假保险”,出险往往得不到赔付,即便不出险,买了假交强险也很可能被交警部门处罚。
消费者应该如何识别与防范“假保险”呢?
李文中分析称,首先,保险消费者应当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保险,买保险切不可贪图便宜,更需要关注相关服务。一些消费者之所以买了“假保险”,往往都是被便宜所诱惑。
其次,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机构和保险公估机构的名称中都应当包含“保险”字样。如果一家公司宣称自己是“保险公司”、“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或者“保险公估公司”,但是名称中没有“保险”字样,基本就可以确定它是“假保险”。
再次,保险属于金融业务,关乎社会稳定与安全,国家对其实行许可经营制度,因此所有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包括兼业代理机构,都需要取得经营许可证才可以开展相关业务。监管部门要求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都应当将营业许可证放置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因此,消费者购买保险时要注意其营业场所是否放置有营业许可证。
最后,中国银保监会的网站有“许可证信息查询系统”,消费者可以上网查询保险机构和保险中介机构的许可证,以核对其真实性。
关于《金融消保大咖说》
新兴金融消费场景不断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但也让不法诈骗分子有更多可乘之机,给我们的金融财产安全造成隐患。为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号召广大网友争做金融好网民,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今年继续推出12期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课堂。节目旨在传递科学的投资理财理念,防止人民群众受骗上当,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使用金融服务,倡导理性消费投资。
(责任编辑:马欣)